镖不喊沧州什么意思(“镖不喊沧州”是因为什么?)

网友提问:

“镖不喊沧州”是因为什么?

优质回答:

“镖不喊沧”是清朝自有镖局以后传下来的一个规矩,意思是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黑道白道、水陆交通,只要一到河北沧州地界,必须放下镖旗,不得高呼“镖号”,悄悄经过即可。

为什么运镖要喊号,《老残游记》里给我们说了这样一个规矩,地方上的大盗草寇,是规定了不能害行镖的,所以凡是有保镖的车辆,打出镖行旗号,高喊镖行口号,路上和贼人撞见了,彼此打个招呼就过去了。

因为镖行其实是属于一种黑白通吃的行当,和官府、绿林之间是互相依赖,没有绿林也就不需要镖行了,而没有镖行,官府又得出面平息绿林,费时费力,且支持镖行,也可以让民间习武的人有一个归宿,不至于在地方上作乱,三方关系非常微妙。

所以行镖的沿路喊镖,也是一个规矩,让地方上的绿林朋友们知道,那为什么还有“镖不喊沧”,这套规矩之外的规矩,据说是清末一位沧州武术大家立下来的。

沧州处于渤海之滨,地处偏远,非常荒凉,曾是流放犯人的场所,加上战事频繁,所以沧州之地人人习武以为保障,沧州是尚武之地,其中出了很多武术名家和有名的镖行,清末爱国志士大刀王五就是沧州人。

话说清末时期,一个外地来的押镖队伍经过沧州,按照以往的惯例,高声喊镖号,从北到南一路,越喊越起劲,镖师们得意忘形,出言讽刺沧州,什么武术之乡,不过如此而已,结果这话被当地一位镖局大掌柜听到了。

大掌柜纵身上马,就在镖车即将走出沧州南城之时,大掌柜跑过镖车,挡在南城门下,双手扣住城门,双腿一夹,将座下烈马凌空夹起,烈马悬空急躁,不断地扑腾,可就是脱不开大掌柜的双腿。

这下子,镖师们知道得罪人了,连忙上前道歉,大掌柜也没给他们难堪,一笑而过,放下马匹,按来路去了,后面“镖不喊沧”就成了南北往来镖行的惯例,而这位大掌柜,就是沧州成兴镖局的开山祖师李冠铭,其侄李凤岗,就是未来名震京师的大刀王五的师傅。

“镖不喊沧”,其实就和“官不喊京”一样的道理,北京在清朝作为天子之城,地方上再大的官,一到北京都不是官了,得收起平时作威作福的姿态,夹紧尾巴做人。

同样的,镖行运镖到沧州这样一个高手云集、卧虎藏龙的地界,进了“镖局街”还要高喊镖号,摆明了就是挑衅、逞强,必有鲁班面前玩大斧、关公面前耍大刀的难堪。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镖局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插着镖旗的车队,前面的趟子手沿途高喊:“威武鹰扬”。

这是文艺作品里面的镖局,现实生活中的镖局是个非常低调的行业。

没有哪个镖局是靠用刀砍着行走江湖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成本太高,根本维持不下去。

一般来说,镖局走镖的线路都是事先趟过的,沿途的大码头都事先拜好,或者干脆就有约定,镖局按时孝敬,结成战略联盟。

联盟关系的好处是镖局可以安然走镖,越大的镖局手中掌握的线路越多,可以接更多的活儿。而且,镖局大线路多,还可以出租镖局的名号赚钱,这算是最早的借壳上市。

另外,结成了联盟如果一旦镖车被劫,当地码头有义务出面铲事儿,您自己的地面您都镇不住的话,您收个毛线孝敬呀!

所以,镖局选择镖师最重要,不是看手上的功夫硬不硬。当然了,如果你是高门大派,师傅牛逼、师兄弟如云当然更好,一旦出了事,师门也不会坐视不理,这也算种背景资源。

但一般来说,镖局选择镖师首先是看脑子灵不灵活,能不能看出眉眼高低,不能是愣头青。另外,作为一个镖师最重要的技能是会做饭、会补鞋、会理发,您看都是生活技能。

因为,真正走起镖来,拿刀砍人的机会极小,生活技能反而是最重要的。

走镖时碰到劫道的,也不像文艺作品描述的那样,一帮人拿着刀站在路上,高喊:“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而是在路上做个路障,因为拦路的也不傻,他们也得看看车上的镖旗是谁的。不是所有的镖局都能劫,老大们打过招呼的,该放还得放。另外,也得看看镖局名号、镖师数量,别踢上铁板(这就是树镖旗的作用)。

镖局一看路障,就知道有人拦路。立刻停下镖车,但绝对不会动手清理路面。因为,这种举动意味着要武力闯关,双方就再也没有回旋余地了。

等到两边见了面,还有一通江湖切口,表明各自身份、背景。这种时候,镖师一定低调的,“微末道行,三脚猫的伎俩,全靠江湖兄弟赏口饭吃”,一切都以和平解决为上。

另外,行镖的大镖师是有一定权限用钱买路的,如果实在说不拢价钱,才会动手。

动手也不是马上就拔刀互砍,而是各自比划一段,看看手段高低。再不行,镖局才会卸下镖旗,全部镖师亮家伙硬闯。

绝大多数情况下,前面长长的“盘道”过程,都能解决问题,除非是碰上了人数相仿的愣头青。如果,劫道的人数太多,镖师也就不比划了,首先保证人身安全,货物等镖局总镖师出面解决。

知道了镖局运行的规则,就可以解释题主的疑问了。

沧州地面自古就民风彪悍,或者换句话说就是穷山恶水、匪患横行。(话说这可是我老家的地面,哈哈哈!)

《沧县志》里的形容是:“早涝频仍,蝗蛹屡发”。所以,人人都习武自保,家家都有刀剑家伙。因此,汉朝渤海郡太守龚遂任就曾布告百姓,“卖剑买牛,弃武务农”。

等到明末清初,镖局盛行之时,沧州地面大小镖局汇聚,也就形成所谓“镖不喊沧”的潜规则。因为,大家都是干这个的,您在关二爷门前玩刀,你想干啥?!

不但不喊标,走到沧州地面镖旗都不挂。州城府县到处都有镖局,在这里劫镖打全沧州镖局的脸,这不是找死吗?!

另外,在沧州不喊标还有两个传说故事。

据说,清朝年间一个镖局押镖经过沧州,自持武功高强,在沧州地面喊镖通过。让当时的大拳师李冠铭得知了,为了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镖师,他骑马去追。

超过镖车队伍时,恰巧经过一座石牌坊,李冠铭抬手攀住坊梁,两腿夹住座马。马匹四蹄腾空,挣扎嘶鸣动弹不得,李冠铭却像没事一样。镖师见状,赶忙下马,磕头请罪。

此后,镖师路过沧州,都要拎上两壶酒,拜谒这里的拳师们,然后再通过,并相诫不喊镖.

另外,《清烈传》上还记载有一个叫神弹子李五的故事。

李五到了沧州也有意喊镖,在运河老桥南边的江岔处,被一个小姑娘拦住去路。

姑娘说:“你不要自恃武艺高强,你往姑娘我头上打三弹弓子,打中了,我拜你为师,若打不中,你来跪着见我。”

李五无意伤她,便照姑娘帽子上的头花打了三弹子,只见姑娘头连动也不动,只是把腰上的长条丝巾连着抖甩了三下,然后一伸手,把三个弹子,从丝巾下端的布袋里取了出来。

李五见姑娘的身旁站着一位白胡子老头,便过来给这位长者磕了头,吐露了心事,想拜认师傅,遂留在沧州学艺练武。

当然了,这些都是传说故事,不见得一定确有其事,但“镖不喊沧”的江湖规矩形成后,所有镖局都给沧州面子是肯定的。

除了“镖不喊沧”的规矩外,古代行镖还有其他地方有讲究吗?

也还是有的,当时的南京秦淮河地区鱼龙混杂,各种势力交错,镖局很难通过拜码头来疏通关节。

所以,镖局形成了共识,走水镖路过秦淮河,全都卸下镖旗,镖师全部上甲板,亮兵器冲关。

意思很明确,谁不服就拼个你死我活。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的镖局是靠关系、面子运行,这是成本最低的经营方式。毕竟,镖师行镖受伤,镖局也要赔钱的,镖师们也不想天天过刀头饮血的日子。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响马聚啸山林,盗贼横行乡野,商贾出行多有不便,于是走镖行业应运而生。镖师成立镖局,有番号,有镖旗,走南闯北,闯出自己的名号,之后顺风顺水,收取佣金,养活一支庞大的镖队。

镖队每到一地,往往张起镖旗,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号,耀武扬威,威风凛凛,以达到震慑他人的目的。在晚清,流传下来一句话–镖不喊沧州。意思是不管哪一支镖队经过沧州地界,都需偃旗息鼓,悄然过境,绝不敢大声唱出自己的名号。这是为什么呢?

沧州,号称中国武术之乡,在晚清时期,更是门派林立、百花齐放,如八极门,功力门,太祖门,通臂门,闯王刀法……沧州境内,也有很多镖局,武林高手层出不穷。所以,其他镖队经过沧州,一般不敢扯着嗓子唱出自己的名号。

话说这一日,有一支镖队路经沧州,领头镖师想在这里扬名立万,杀一杀沧州武师说威风。便高扬镖旗,大摇大摆走向沧州城门,而且大声报上自己的名号,简直是目空一切!

沧州武师可不惯着他!一位名叫李冠铭的武师,大吼一声,纵身而出,双手抓住城门,伸出双腿,把对方镖队里的一匹烈马用双腿夹起,烈马奋力挣扎,却不能挣脱李冠铭的双腿!对方吓得面如土色,慌忙赔礼道歉。

从那以后,沧州武师名声更加响亮,南来北往的镖队,来到沧州,莫不降下旗子,收起皮鼓,悄悄行进。后来,有一些东洋人和西方武师,前来挑战沧州武师,结果都是铩羽而归,沧州武师,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古龙大师在武侠小说《武林外史》里写了一首诗:风雪漫中州,江湖无故人。且饮一杯酒,天涯洒泪行。诗中的中州就是沧州。武术是我们的国粹,愿它能花开华夏,经久不衰,发扬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问答,还是很感兴趣,如下是我的回答。

搜索了一下,“镖不喊沧州,即:镖不喊沧。镖行规矩。说的是过去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只要是车到沧州、船过沧州,你必须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名头,多好的身手,只要在沧州喊镖叫板,保管你栽个大跟头,丢尽脸面。”

私以为有以下三点

1、与走镖行业内的相互竞争及沧州的地理位置有关,。

《武术汇宗》言:“实则沧州一带,最出镖师,高人尽多也”。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境,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沧州、泊头、鄚州、河间、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府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各业相争,必握高强武技才可立足。当时河北沧州为武术之乡,各地镖局为表示对沧州武界的尊重,所以一进入沧州地面都不能再喊镖。若在沧州喊镖,则有逞强之嫌。

2、走镖本身属性是高风险行业,镖局为了降低风险有关,。

走镖,是给别人运贵重物品,不露风头,是保镖的常识,不要认为电影里面,有大张旗鼓运镖,也以为现实中也是的,其实不是的,根据我的了解,城里的运钞车都需要一段时间变换行驶路线。平常百姓家,还有“财不露白”的熟语,是有道理的。虽然当时也有政府,做政府的保障能力是有限的,要不安保公司也不用开了。

3、有些是武学文化属性有关。

习武之人,以武会友,是正常的,也是很好的。但修养武德,却不是每个习武之人都会,也不是每个都能做到。

习武者往往寻求对手,视其它习武者为对手, 如果看过《亮剑》的最后一集,应该会了解丁伟讲的台词内容:“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出现一个军事强国,不管这个军事强国有没有动手的打算,事实上,潜在的威胁已经构成,动不动手的主动权,不在我方手中。” 用在武侠的文化属性上,如果一个人会武术,身体强壮等优势,那么本身就会有一种潜在的威胁。状况可能是;”不是威胁别人,就是被别人威胁”。所以习武之人,先养德是有道理的。

综上所述,行业内的竞争大,走镖本是高风险行业,为了把风险降低,又同是习武之人,习武虽有武德之训,难免有多事之人不懂规矩,也难免一时小人当道,故留下“镖不喊沧州”的传说。

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关注和参与评论,这样下次有新的文章就会及时的推送给大家。

以上由“他说历史与生活”发布,2017年9月5日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有意思了。

早年跟师傅学武,师傅还特意讲过这件事儿,就是因为沧州在我国的武林中名声太著,一些巨擘俊彦都出自沧州,尤其是近代以来,很多国内的头牌武林人士都和沧州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厚渊源。

沧州,也是成名镖师们最为忌惮和忐忑之地。

沧州地属河北,韩愈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苍鹰贯白日,英雄气如虹。

我个人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沧州盛产武林耆宿,比如千斤神力王子平,比如大枪佟忠义等等,都是武林之翘楚,名冠天下。

换个说法儿,沧州历来是尚武之地,藏龙卧虎,英雄辈出,出过很多著名武林人物,押镖路过此地的镖师们,当然不敢轻易招惹当地豪强。

按照江湖规矩,镖师押镖,必须喊镖,意即这趟镖是我在护佑,各方神灵请予方便。

当然也有另一层意思,意即我本人是著名的镖师,大小江湖战阵历经无数,心有觊觎的蟊贼万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吃不了兜着走,也是一种变相示威。

据传,有一次,一个京师重地特别著名的镖头,素来横行惯了,也不看什么地界,一律叫手下高喊显威,结果就在沧州地面儿吃了鳖栽了跟头——

那趟镖风风火火到了沧州,却被一个小孩儿拦住了去路,身后站着一位老者,古稀之年,鹤发童颜,小孩儿则一身顽皮,不过就是十一二岁年龄,并不起眼儿,甚至鼻涕还没擦净呢。

镖师自恃自家武艺高强,也没在意,结果却在和小孩儿的交手中被狠狠教训了一顿,那叫一个狼狈,简直无地自容。

而那个老者只是笑眯眯的站在一旁袖手旁观,脸色一无所变。

镖师经过此一番教训,知道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古训,再也不敢狂妄的目空一切了,每到沧州地面儿,蔫不出溜的一声儿皆无。

这个故事传遍了押镖界,自然而然的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到了沧州地界,千万别自视甚高,说不定一个小孩子就让你无地自容。

这也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深刻记忆,由不得镖头们恣意张狂,吆五喝六。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镖不喊沧州是因为什么.jpg”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