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意思
成语解释 | ||||
成语 | 东山再起 | |||
拼音 | dōng shān zài qǐ | |||
解释 |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 |||
近义词 | 重振旗鼓,出山小草,重作冯妇,余烬复起,止水重波 大张旗鼓 ,东山复起 ,卷土重来 ,借尸还魂, 死灰复燃,卷土而来,重整旗鼓 ,死灰复然 | |||
反义词 | 一去不返,挂冠而去,角巾私第,冰消瓦解,买田阳羡,销声匿迹,息影园林,东山高卧,过眼烟云,一败涂地,灰飞烟灭,风流云散,一蹶不振 | |||
出处 | 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 |||
造句 | 以他不服输的个性,一定正在重整旗鼓,准备东山再起。 |
东山再起造句
1. 今天这样安排,就是为了等待时机,以便东山再起。
2. 人最怕失败后便一蹶不振,失去东山再起的斗志。
3. 以他不服输的个性,一定正在重整旗鼓,准备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东晋的名士谢安
成语故事:东山再起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贤人谢安坚决辞去官职到会稽附近的东山隐居,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与他饮酒赋诗。前秦南侵,东晋危在旦夕,谢安临危受命,当了东晋的宰相,率军在淝水成功打败前秦军队,并趁机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成语典故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古人隐居多喜欢选择山林之中,就是常说的“归隐山林”。而故事里的山被称为“东山”,所以形容从归隐的状态再出来做官做事,就被叫做“东山再起”了。
这个成语的关键字是“再”,“再起”的意思是又一次崛起,这说明之前已经达到过成功(崛起)。所以这个成语后来演化为形容那些曾经成功但中途遭挫,经过努力又再创辉煌的情况。
还有一个成语和它意思极为相似,即“卷土重来”。二者相似的地方都是再一次努力做某件事情,不同的是,东山再起体现了最后的结果,即最终是成功的,才能称之为东山再起。而卷土重来只强调再来一次的勇气和毅力,并不涉及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