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风|留住母亲的味道

△摄影:静静
母亲今年八十岁了,身子骨有些僵硬,我们请了保姆陪伴她。一日三餐不管保姆做啥饭,只要煮熟了,饭菜或咸或淡或稀或稠,母亲从不挑剔。
节假日,兄弟媳妇们回到县城,下厨房亮手艺,一桌子美味佳肴,最快被扫荡一空的菜,必定是母亲亲自下厨颤颤巍巍做的芹菜熘土豆丝。母亲看着我们贪吃的模样,沧桑的脸颊就带着满足的微笑。
看着耄耋的母亲,封存已久的记忆便影像般在我脑海里回放,岁月的点点滴滴汇成溪流,涌现在眼前的却是两个字:味道。
母亲在家排行老幺,家里的事情都有哥哥姐姐照应。她既不会煎炒烹炸,也不会缝补浆洗。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是积极地上班,年年都拿回先进工作者的奖状,还当过洛阳市劳动模范。
回到家里,母亲几乎就是个甩手掌柜,家里的事还是父亲忙碌的多。二十年前,父亲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生活虽能自理,家务却做不了了。
母亲一下子被推到了前台,面对着熟悉又陌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显得有些慌张。虽然她做的饭菜味道与父亲的厨艺相差很远,但只要是父亲做过的菜,她都能照葫芦画瓢做出来。
岁月染白了母亲的秀发,母亲厨艺的长进还是不大,唯独她不经意间炒的芹菜熘土豆丝,成了我们赞不绝口的美味。
这道菜看似简单,其实难度不小,刀功要好,火候的把握是这道菜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和妻子都向母亲讨教过,母亲也手把手地教过,可我们炒出的这道菜,总是缺少母亲的味道。
我的岳母是河北景县人,景县人擅长做面食。岳母做的韭菜合子真是一绝,皮薄馅儿鲜、松软可口,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岳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岁月早早地淘走了她的健康,烙韭菜合子的手艺也就无法施展了。忍不住诱惑,妻子便动手烙韭菜合子。岳母从和面的水温、拌鸡蛋汁的多少、火候的掌控道道程序都亲自指导,妻子做出的韭菜合子也只是形似而已。虽然岳母尝了尝说好吃,但我和妻子知道,她只是学了点儿皮毛。
岳母三年前去世了,她带走了自己的手艺。我们只有在回忆中努力唤醒味蕾,回味母亲的味道。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是母亲用一日三餐喂养大的。无论是家道殷实还是家境贫寒,母亲都会在玩转锅碗瓢盆之际留下挥之不去、渗入记忆的味道。
这味道,常常是我们不经意间就会忽略的家常便饭。或许是一碗小米粥,或许是一碗鸡蛋羹,或许是烙的发面饼,或许是随手腌制的小菜。
当我们远离家乡,当我们也为人父为人母,不晓得会在什么时候,忽然想念起母亲的味道,心中便涌起淡淡的思绪、长长的牵挂或永久的思念。
我的一个朋友,打小就爱吃母亲做的炸酱面。他说,自己走南闯北,几乎尝遍了各地的面食,但都抵不上他母亲做的那碗炸酱面。
朋友结婚后,他爱人也给他做炸酱面,他总是说没有母亲做的好吃,他爱人认为他矫情。
那次朋友过生日,他爱人悄悄把乡下的婆婆接进城,做了炸酱面等他回家。朋友到家,端起碗只吃了一口,就疑惑地看着爱人问,不会是咱妈来了吧?他爱人当时就泪奔了,她说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做好一道美食,把母亲的味道留给孩子。
女儿颖颖出生以后,我和妻子对她百般呵护、千般娇惯。我俩早早地就买了一本育儿大全,按照程序养育女儿。
尤其是在喂养孩子上,我们几乎完全照本宣科,做各种一碗浆子般的食物进行填鸭式喂养。女儿大了,我和妻子还对她炫耀过。女儿说,你们是按照养殖场的方法饲养我啊,你们就不能自己给我做点儿好吃的?
看看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三餐都托付给了街边小店、外卖小哥。常常听他们谈论哪家哪家的什么东西多好吃,网上点餐多方便。我有点儿担心,还有多少年轻父母会静心、专心地研究着给孩子做点儿好吃的。如果给孩子留不下浸入母亲心血、味道的食物,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孩子一生中的巨大遗憾。
母亲养育了儿女,母亲总要老去。我们多从母亲手里学些东西,就会多留下些母亲的味道。营养自己、哺育后人,把母亲的味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当有一天,我们思念母亲时,当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思念母亲时,做一道母亲传下来的家常美食,母亲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母亲永远不会走远。
女儿现在在国外,吃腻了西餐,总是惦记着家里的包子、春饼,常常通过视频聊天,让她妈妈教她做。女儿说,想你们了,就做一道妈妈常做的菜。
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做一道菜来怀念我们,我的泪就打不住。这泪是幸福的、欣慰的,毕竟我们将给女儿留下一生的念想。
我们留住了母亲的味道,就留住了生生不息传承的烟火,就留住了斩剪不断的血脉筋根。
THE END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娜娜
审核:赵怡
洛阳晚报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