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哪个更重要?该如何分配时间?

本文字数:3890字
阅读时间:9分钟
讨厌的朋友圈搞得我很焦虑
最近KET、PET、FCE密集发榜,朋友圈的鸡友们晒出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平时一个个巨仰慕我的粉丝孩子们,有学前KET卓越的,有一二年级PET优秀的……看得我心里没法不着急。
我从来不把焦虑放在心底憋自己,必须释放出来让大家一起焦虑。想诺言姐妹学前就实现了英语自主阅读初章,RAZ吭吭哧哧的也算快读到G3了,怎么现在感觉英语反而成了我们的落后项目?
群友们安慰我:“诺言已经很厉害了,这两年你家英语的停滞,是因为你把时间全用在数学和语文上了啊“。
确实这一年来,全力以赴在搞奥数,连报班带自鸡,大量时间花在了数学上。同时这一两年又是中文自主阅读的关键时期,给孩子做阅读线的铺垫耗费掉了我剩下的精力。孩子还要兼顾课内,还要学学音乐体育,还要上学校美术社团,还要户外晒眼睛,还要配合我录古诗词音频。回家学一会儿,总得给人家放空留白的自由玩乐时间吧?最终时间不够,总是果断把英语的项目砍掉,所以也就不要纳闷,为啥英语一直停滞了。
路线出了什么问题吗?
我其实一直是一个均衡路线者,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就是坚持雨露均沾,每天各门功课都尽量学学。因为如果想考重点大学的话,偏科是不允许存在的。
所以后来我给诺言订学习计划的时候,也是尽可能语数外三科全照顾到了。我不希望她们有瘸腿的项目,希望孩子语数外都是强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重,想三科同时搞上去,真的太难了。毕竟时间就这么多,孩子还小,总不能榨干她们。这时候难免就会出现优先级的问题。
现在回头看看,一二年级努力把娃的中文阅读推上去了,每天都坚持读个把小时,一年下来能读千万字,但好像也没有说十分痴迷,嗜书如命,读到放不下书的程度。
二年级猛学了一年数学,俩宝趁着扩招好歹都给弄创新班去了,但也没有看出天赋异禀、对数学产生疯狂的兴趣,钻研起难题来不要命,集训队啥的边儿都擦不到。
英语因为在我家优先级最低,所以就是带带拉拉地读着RAZ,啥班也没上过,听力很少听、口语网课一个没有、作文不会写、语法题也不会做,今年勉强考个机构创新小组,再高一点都难了。
这么一看,我坚持了多年的均衡路线难道是……
样样通,样样稀松?
想出成绩,还是要专精一门
纵观网上顶级牛娃,英牛的数量最多、年龄最低、成绩最直观,一年级过FCE的包神、五岁流利高阶口译的大白实在让人不能不羡慕到流鼻血。顶级数牛呢,除了以“四岁半”为首的沪上跨级小娃外,其实多数要等到四五年级出成绩,集训队起步,奥赛获奖才算得上。顶级语牛最难评估,语文啥样好算好?包本背诵四书五经其实挺非主流的;读世界名著、古典名著无数,好像也说明不了啥;作文写得好写得牛保不齐是家长代笔……总之小学语牛最难判断具体水平。
无论想在语数外哪一项上拔得头筹、独领风骚,可以说,在有天赋的同时,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群里有一句老话:“时间投在哪科,哪科出成绩”。就没有三科都牛的惊才绝艳的达芬奇式的人物吗?也有,神庙群里的遥神,英语、奥数、计算机都算天牛了,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这样的金凤凰,多数家庭就不要做梦了。
那么普通家庭普通孩子该怎么办呢?(天牛请绕路)
要么平庸而均衡,要么专攻一科。
到底哪门最重要?
好,问题来了,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的地位到底孰重孰轻呢?一直以来争吵不断。
根据群里投票显示——绝大部分家长认为重要的优先级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顺序——语、数、外。其实这个是很符合国情的,为什么呢?因为说到底,绝大部分人,还是走体制内路线。

有人说,体制内的考试:
学霸跟学霸之间差一门语文,学霸跟学渣之间差一门数学,学渣跟学渣之间差一门英语。
也就是说,对学霸来说,学好英语、数学是前提,也是拉不开成绩的,只能靠神秘莫测的语文来决定胜负;数学,是检验学生智商的最简单标准,学渣无论如何也学不好数学,这也是为什么各初中名校纷纷拿奥数来点招,初中9门齐上的时候才会更有保证;而英语,则相对来说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因为非母语,又没有语文那么高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
然而话又说回来,能用语文来决胜负的时候,是数学和英语都已经学得呱呱叫了,怎么就呱呱叫了?怎么就呱呱叫了?不投入时间怎么呱呱叫?
语数外重要度的投票结果在上面了,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语文搞来搞去不知道搞点什么鬼,跟着大咖们买了一书房的书,孩子作文仍然写得像一坨屎,课内成绩也没有提高到哪里去;数学看上去倒是很好搞,可惜多数家长和孩子有心无力。而英语搞起来很有成就感,考试分级明确、大证书在择校时很有用,也不能怪莲妈都跟着眼热心跳,准备大干一场了。
还是要认真评估目标和现状
听起来重要顺序是语数外,那是不是就按语数外搞呢,我认为可以不用那么教条。还是要仔细评估自己家的目标和现状。
实用角度考量:比如在上海和深圳的小朋友,英语就很有必要加大力度,毕竟在小升初时英语极度的重要。而北京和其它多数地区的小朋友,似乎还是奥数更重要一些。有体制外路线打算的,要多高英语,而且要侧重于口语等应用,体制内又不择校的吧,英语确实没有必要搭上绝大部分时间。
扬长式考量:孩子在某一方面特别有天赋,比如语言天赋特别高,学一个小时顶别人学一天的;比如数学天赋特别高,明显就是集训队竞赛苗子。比如作文天赋特别高,小小年纪笔法优美高级。再比如有艺术天赋、体育天赋等,能发现天赋是好事,要予以培养,更容易出成果。
补短式考量:虽然说要求孩子样样强不现实,但也不能太差了吧?小学就偏科、瘸腿儿,甚至一提起某个学科孩子就厌恶、畏惧、颤抖,那中学要怎么办?所以最好不要让孩子在主科上有太明显的短板,比如孩子都三四年级了,看中文字书还费劲的,这个你不抓阅读肯定是不行;比如孩子语文英语都不错,一听说做数学题就害怕,说自己不行,这个你不给信心肯定不行;比如英语兴趣缺乏,落后同学太多肯定也不行。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你要集中攻的科目。
雨露均沾不如大火烧开
虽然大家都很眼热那些出成绩的小天才们,但试问体制内又有几个家长敢给娃彻底放下其它两科,专攻一项的?
特别是当你的孩子明显不具备某一天赋时,我不建议你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筐里,宁可相对平庸,也还是均衡一点好。毕竟这才刚小学,小学就偏科,初高中不好弄。竞赛神马的,我劝你们不要幻想那么早,虽然现在清北裸考比竞赛还要难得多,但咱们多数普通家长有个211,运气好有个985,也足够满意了啊。赌竞赛还是挺吓人的,政策年年变,孩子不是顶级的智商和运气,我真的觉得挺冒险的。(下图转自网络新闻,侵删)
那就是继续雨露均沾,样样通,样样稀松咯?不不,我可不是一个固执教条的人,我坚持了这么多年的雨露均沾不偏科政策,遇到实际问题时,还是可以改变的。我已经实践过并打算继续“大火烧开”。
“大火烧开”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理论,但当初在神庙群刚听到时,我还是挺不以为然的。神庙群主一会儿搞语文,又写作文又背套路的;一会儿搞数学,又中考压轴又几何旋转的……一会儿又语文了……一会儿又数学了……整一帮子群友瞎跟一气,最后纷纷哀叹着放弃说跟不上。你想问他怎么不烧英语呢,他说学龄前的时候搞得很厉害,足够一直用了,放着就行,大概意思就是:
大火烧开,然后晾凉了,然后再烧……
虽然我一开始觉得他们挺傻的,但渐渐的也接受了大火烧开,并在搞奥数初期进行了实践,确实效果不错,每天3-4小时数学,果然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在实践中还是改良了这个大火理论:
轮流大火烧,其余的锅温着,不让它晾凉了。
比如在一年、半年、甚至一个暑假的时间段里,专门大火攻一科,个人建议是数学或者英语,然后其余时间始终温着语文的锅,毕竟那个锅里的东西,需要文火细炖,不是你急火就能烧出来的,烧太狠烧出兴趣来,成天诗词歌赋的我觉得也不是特别妥。
某一科明显落后而另外两科并不显得急迫时,比如我家现在的英语,那么就要换换灶儿啦,咱们开始烧英语,数学每天做点题,先放放。
那么到底哪科最重要
语文、数学和英语不干了,哦,看你那怂样!你说了半天,跟这儿和稀泥呐!烧这个烧那个的!到底我们仨谁最重要?你说!
我想,学前阶段,英语更重要,但这个重要性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弱。如果前面学的力度够了,到了初高中,也许就几乎不用学了,工作后再根据专业方向,学精学专。说到底,英语是一门工具。
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最重要,迫切需要解决认字、读字书、写字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课内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影响还很深远。另外小学阶段要解决掉绝大部分阅读问题,初高中全力拼学科。说到底,语文是终生的修养。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最重要,数学思维必须有一个质的拉升,不管你择校不择校。这个数学的重要性,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加强,一直持续到高考。说到底,数学是智商的最直观表现。
从大节上说,对于国家的前途命运来说,虽然我本人是学哲学的,但我还是认为理科重于文科,英语只是工具、语文只是修养,但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才是人类福祉的终极方向。
这是我的判断,你们觉得呢?
– End –
【欢迎各位扫描诺言诗三百二维码订购,配合喜马拉雅免费音频学习娱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