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 伊犁-有幸与你邂逅

谨以此文献给辛勤耕耘在《伊犁锐角》的园丁及热衷这方沃土的人们!
在 梦中:
流火的七月里,我骑着天山汗血骏马,一骑绝尘,飞驰在天山脚下,进入被称作”铁关”的果子沟。
在这条近30公里的关隘孔道内,我饱览了沟内峰峦耸峙,峡谷回转,飞瀑泉涌;野花竞发,果树丛生;松桦繁茂,风光秀丽的奇绝仙境!
我信马由缰的观赏着,脑海里在不停的逡巡着,让我的思绪穿越历史的瞬间,打开那记忆的闸门!
我记起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西征历史,他指挥麾下爱将,也是他的次子察合台率领万乘铁骑,凿石穿道,刋木为桥,铺就了峽谷孔道,为西征中亚欧州取得辉煌战绩奠定了基础!
我记起了:一代君主康熙大帝三次西征,亲率10万雄兵,激战南疆漠北,剿平准噶尔部的叛乱,一代枭雄噶尔丹兵败自尽而亡的壮丽诗篇!
我记起了:清末中兴重臣左宗棠暮年抬棺西征的史实,他不顾年迈体弱,率爱将刘锦堂指挥六、七万清兵转战南疆北漠,与沙俄军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激战,为祖国领土回归做出的杰出贡献!
我记起了:新中国建立之初,王震将军率10万解放军集体转业,挺进大漠、戈壁、边境一线,挥锄为富国,枕戈以防边,使荒原变绿洲城镇。王震将军和新疆建设兵团屯垦戎边,为新疆经济建设发展,巩固边防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将彪炳千古,流传万代!
所有这些,仅仅只是发生在这方神秘土地上点滴片段!我和我的天马穿越过那著名的峽谷孔道后,风驰电掣般来到那一碧千里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那拉堤大草原,领略了那一望无际,天地相连“天空压落,云欲擦肩”的美丽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感慨无限。那份豪迈与洒脱,还有灵魂深处的颤动与震撼,仿佛使我进入了天人合一的意境里。我感念天地的馈赠,让人间风光竞如此绚丽多彩!
随后,我来到那风景如画的伊犁河畔,滔滔西流的伊犁河水清澈见底,在酷热夏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灿灿的光芒。我走马观花,徜徉在浓荫掩映的河堤畔,观赏那漫山遍野姹紫嫣红、似锦的繁花;吮吸着那人工种植的熏衣草散发的诱人芳香;还有远处那神秘莫测的天山!身处这一片塞外的青山绿水间,怎能不让我顶礼膜拜大自然的恩赐,感念它的馈赠和生生不息的轮回呢?
伊犁,被誊为”塞上江南”,人说”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是啊!伊犁的确很美,美得不同凡响:伊犁之美,源于雄壮的天山;源于仙境般的河谷;源于静静流淌的伊犁河;源于享受恬静生活的人们!那种特有的细腻风光与民族风情,神圣、神奇而具有无穷的魅力,才是让人们充满向往与期待的所在!
思 念中:我从梦中醒来。
我赞美伊犁,还因为我的一位至亲一一小舅舅张树敏(1941_2002),享年61岁。他生前曾对伊犁牵肠挂肚,朝思暮想,直至生命结束! 1959年,时年18岁的他应征从军,从陇东黄土高坡,六盘山下的静宁县,千里迢迢来到了”塞外江南”、”中亚绿洲”的伊犁戎边守关,在此度过了他12 年的青葱岁月。并在军营与家乡前来的舅母结成秦晋之好,在伊犁安了家。
伊犁是他(她)们的第二故乡,他俩对伊犁怀有深深的爱恋!
1962年,他所在的部队开赴藏南中印边界,10月间,他披甲走上战场,参加了中印反击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这里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变,人烟稀少。他和战友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战斗了一个多月,在我军武器占优的情况下,终于取得了战争的完胜!
战争结束后,我小舅舅和他的战友们回到了伊犁军营,在这次战争中,他荣立三等军功。随后不久,他提干当了一名军医!从此,他在这片热土上默默的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军旅是最苦的,但他以苦为美,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如果说,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是军人价值的充分体现;那么,和平年代里,尽职尽责,无怨无悔的奉献则是军人的最好写照。我的小舅舅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军人!
1971年,我小舅舅从部队转业回到静宁故乡,安排在静宁火柴厂任厂医。生有两子一女,他的三个孩子在他病逝前都已成家立业,小舅舅也可以安心上路了……
小舅舅逝世后,我们老佬之间亦少有联络了,主要是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来往不便;再加上我们之间由于年龄及交流不畅等原因,便慢慢的断了音讯!
在小舅舅逝世14年后的今天,在2016 年中元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为他祭上一柱心香,我深知他生前曾经深深思念着他的第二故乡—伊犁,惦念着那里的人们!怀念着曾经的军营、战友,以及那儿的美味特产,啤酒鲜奶,特别是他的最爱的羊头肉和熏马肠,还有”瓜果之乡”的石榴、天山小乌梅,还有那熏衣草的花香……
我就借花献佛了,将这些美好的礼物献给在那”天国”的小舅舅了,请您慢慢品尝,好好享用吧!
在 感激中,在金色的八月里,我特别幸运地邂逅了《伊犁锐角》。
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文艺花园。在这里,我神交了文坛名家并拜读了他们字字珠玑、妙笔生花的大作;也幸遇了本土文人诗客,他们浓郁的本土特色文学作品文笔流畅,朴实无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明丽的花园,一方净土,一个值得期待、守护的地方!
《伊犁锐角》移聚微信,乃为远见之举,文学艺术惟有紧跟时代步伐,面向人民大众,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微信将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杨成伟与何先生是兵团战友,战友情深。他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俩相识相交也有30多年了。何先生说得好,” 一经握手,我们永远是朋友”!我与何先生虽还未曾谋面,但我们为同一时代的战友,有一样的人生经历,一样的理想追求,一样的文人情结,让我们团聚在《伊犁锐角》。
我十分佩服你能在花甲之年,老骥伏枥,不忘初心,默默耕耘在这方净土上!
这是一方新垦的处女地,明丽高雅的文学文艺的花园,也是心灵的栖息地,我愿在这花园里激扬文字,澎湃激情,讴歌当之无愧的时代!
二0一六年八月十日于武汉东西湖吴家山
作家简介:
钱寅卯,湖北武汉人,1950年7月生,七十年代初从军,七十年代末从政,八十年代末从企,直至退休,基本上一生奉献给了武汉市农业系统。从八十年代起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新闻、通讯等文字。退休后,重拾写作爱好,笔耕不止,时有诗文面世。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