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猫个人微信:onecat04欢迎添加
(朋友圈里有更多干货)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阿猫读书
作者丨路人丁
来源丨大学生成长社(ID:dxsczs)
阿猫读书(ID:readcat)授权转载
本硕7年,获6次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和毕业生称号,写了两篇专利、一篇SCI文章,一篇英文文章……毕业后发现手握双985学历却满盘皆输。
如果没有血淋淋的现实,道理永远是道理,看不到心里去的。
所以我不会罗列你要做什么,也不会写再来一次的话,我要学外语、去健身、找实习什么的给大家看。这里只拿我血淋淋的经历来说:为什么学历尚可,却觉得满盘皆输?
令人心痛的是,犯下这些错误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在面临选择及新环境时,眼光和格局不够,做出了让人扼腕叹息的决定。
事实上,这却也是我们常常面临的情况……
录取结果出来后…
8年前,大学录取结果出来时,他们都说:985,毕业肯定不愁工作啦!
听着大家的话,我深信自己在毕业时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然后走上人生巅峰。于是在开学季时满心欢喜的来到了大学:既然毕业不愁工作,那我只要期末考试通过,顺利毕业就行了~
由于没有目标和约束,曾经那个:熬夜赶作业只为按时交给老师、考试名次下降就着急上火睡不着的中学生,变成了:不想写作业就抄同学的、不想早起就逃课的“大学生”,甚至还因为逃课被数学老师在全系200多个同学面前批评。
直到期末考差点挂科时,我才猛地意识到:每天逃课是什么也学不到的,这样下去好像找不到好工作。
自此下定决心要好好上课,好好上自习。
但这个决定导致了我在后三年中逐渐走向平庸:大二到大四,整整三年的时间,竟只知道上课、考试、考证和考研,从要挂科的差生变成听话的“乖学生”,还拿了几次奖学金。
但在大学毕业时,除了虚长几岁外,没有一件让我真正成长的事情和时刻。
后来我选择了读研…
由于只知道死读书,在本科毕业时,我是个迷茫不知所措的众生之一,没有任何特色和突出点,简历上只能写:上了哪些课,参加了哪些没用的活动和社团,拿了几次奖学金;而且因为害怕面试而直接选择考研。
当初那个希望不平凡的自己,泯然众人矣。
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不难想象,我接下来的人生就是:在本专业工厂的基础岗位忙碌一生,由于无法掌握公司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在中年时被裁员,生活惨淡…
幸好研究生期间发生了一些变化:
上研究生后,一方面科研任务繁重,另一方面室友抱团,我被排除在外…然后就有了些机会来思考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我的人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吗?(PS:不是鼓励不合群,但不合群很有可能会激发你的自我成长,而努力变得合群则会抹掉你的特色。在此感谢不拉我进小团体的室友。)
但一思考突然发现,这些年自己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不喜欢科研却还读了本专业研究生;想要赚钱让父母颐养天年却选择了工资不高天花板还低的制造业,而且是附加值很低的材料专业。(我没有刻意抹黑材料专业,这个认知的形成,是源于我的个人经历罢了)
也就是,这七年所做的事情与我的目标「赚钱赚钱再赚钱」是完全相悖的:努力搞科研不会让我开心,本专业工作只能勉强糊口,离财富自由差十万八千里。
一切,只因为这4个错误
一、最大的错误在于选择了材料专业,错上加错的是,继续选择材料专业作为研究生的专业
反思:要尽早并且严肃、慎重的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
由于高中时还挺喜欢化学,当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就读专业为材料时,心想材料在哪里都要用,永远饿不死,只要自己技术好,不愁没饭吃,于是就接受了这个专业。
事实也确实如此,该行业的从业者薪水尚够糊口。
但还未参加工作也不了解该行业的我不知道的是,这个专业永远无法赚够你想要的钱,还有很早就会到来的职业天花板。同时公司里的实际工作和学校里的需要创新的科研完全不一样,绝大部分人只会在日复一日且单调重复工作中慢慢失去了兴趣和激情。
由于饿不死,很多人觉得就这样生活下去也OK,所以选择安于现状。
但残酷的事实是,3年后,即使身处核心部门,工资也没有刚进来的应届生高,每年工资上调不过几百块钱。但这时候想要离开这一行已经很困难了!
「饿不死,赚不了钱,对女生不友好……」的情况不仅在材料行业存在,这些在整个制造业都很普遍,尤其是在制造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所以不论是天坑专业:生、材、环、化,还是其它任何专业的同学们呐,一定要多找几个已经工作的人咨询或自己去实习,通过这些仔细了解:
本专业的前景
了解工作环境
工作内容是什么
每年调薪多少
职业天花板有多高……
若这些反馈让你意识到专业前景不好时,就可以考虑发展专业外的技能,为跨出这个专业而努力了。
二、我是听话好好学习的乖孩子,却也在断送自己
反思:大学最重要的是为职场做准备,打磨出一个自己的标签,才对得起这几年的时光
我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学生,乖乖女:拿了6次奖学金,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两周的准备时间获得托业900分,一次性通过四六级、计算机二级、Catia考试,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写了一篇英文文章,硕士毕业论文写了足足四万字……
可是看着这些成果,我却后悔自己把本应该把时间用于探索尝试自己适合什么的时间,完全拿来放在课程和考试上。后悔没有在无尽的课程、学习和考试之余,想一想:
自己喜欢这个专业吗?
这个专业有前途吗?
以后上升空间大吗?
如果这个专业不好,我要怎么办?
可以重新选择专业吗?
可以转行吗?
转行的话需要什么能力?
需要怎么培养这些能力?
若我能早点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早点开始尝试。也不至于在本专业钻研7年,拿到本专业学位证和offer后,才毅然决定零基础转行,把自己置于极度尴尬的境地。
三、听信大学生活很美好,我是来享受的
反思:人生没有哪一段时光是不需要努力的。出来混是要还的,现在放肆了,以后有的哭。而明确的目标是努力的前提。
由于对大学没有任何规划和目标,加之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约束,自制力消失得不见踪影,刚入学时候的我就堕落了:
半夜玩手机第二天起不来?逃课在寝室睡觉;这门课程我听不太懂?那就逃课回寝室;去晚了只能坐在教室后面,好像听不清老师讲什么?那就逃课回寝室…这也许是很多大学生的日常。
但实际上,这是对大学和生命最大的浪费。
中学老师总说,上大学就可以放松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最荒唐的一句话。
想想大学一毕业,我们就要到职场上拼搏,如果我们在大学里放松,无所事事的话——
毕业时我们能有什么突出点可以和周围同学竞争?
职场中可以拿什么技能为公司带来效益?
自己有什么能力让公司愿意花钱雇佣?
如果出现什么意外被立马丢到社会中,能养活自己吗?
如果说不出答案,那么就该及时抛弃享乐思维,尽快打磨出自己的技能和特长,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职场和道路。
可惜的是,那时我不懂这样简单的道理。而看到这些的你们,已经在思想上比同龄人超前一步了,差的也只是行动。
四、名校思维害死人
反思:不管什么时候,唯一重要的是自己的真实能力,而不是学校名头。去掉学校后还剩下什么才是今后傍身的本事。
也许有人认为一个好的学校很重要,所以为了上985或者重本,宁愿选择一个偏远地区、排名靠前的学校。但很多时候,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的眼界和能做的事情,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对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想象一下,如果我还是材料专业,但处于经济发达地区,该地区的实习机会会多一些,有很大的可能去公司体验尝试,就能够发现:学校和商业社会是不一样的,仅仅学习课本知识无法找到好工作……
有人认为学校排名会给找工作带来很大的加成,但事实上,HR更愿意找一个对行业和职位已经比较了解的人。所以找一切机会去实习,「在实习和学习生活中打磨相关工作所需能力」,才是找到好工作的唯一保障,也是近距离观察和分析行业的方法。
本文作者:路人丁 寻求突破的双985材料狗。本文转自公众号:大学生成长社(dxsczs)——大学麻烦解决机,个人成长集结处,陪你走每一场未知,与你探每一条路~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阅读:
忙碌没有价值,去做真正少数但重要的事
我的故事和成长:
|好书汇总|主题阅读|读书群|
|理财妙招|零基础理财|零基础英语|
|留学生活|极简清单|最丧格言|内部计分卡|
|两性相处|15条人生建议|童年恶习|写作养家|
~点击文字即可进入另一个世界~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置顶or星标:阿猫读书
回复读书群,每天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