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有意思的一首楚辞

一、心尖上的《楚辞》
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这样称赞它:
“对于厌世主义与现世快乐主义两方皆极力描写而两皆剥弃,实全部《楚辞》中最酣肆最深刻之作。”[1]
文学史家陈子展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我认为在屈赋中,除了《离骚》以外,《XX》一篇算是最为完全最为伟大的作品。”[2]
它是《楚辞》的一篇具有独创性的佳作。
不仅层次分明、辞藻华丽,
竟然还能用来“画饼充饥”?
它就是——

《招魂》!!!
问:楚国的皇帝吃什么“珍馐美馔”?
《招魂》的作者在115个汉字的答题范围内,呈上了满分标答。
夜深了,初九的月相不好看。
不如跟随《楚辞·招魂》的脚步,与我们一同走近舌尖上的楚国。
室家遂宗 食多方些
稻粢穱麦 挐黄梁些
二、舌尖上的楚国
这是《招魂》篇提到食物的头四句诗。
第一、二句,总起。
若您魂归,宗族的人都向您表示尊敬,备置多种多样的食品。
第三、四句,讲饭食。“稻粢穱麦”。
取大米、小米,外加两种麦子,掺上黄米。
你瞧,一份饭,就用上了五种谷物。
而且粗细搭配,丰富了维生素的种类,补充人体膳食纤维。
说完饭食,后面就是肉羹了:
大苦醎酸 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 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 陈吴羹些
第一至四句说:
用上苦、咸、酸,辣、甜五种味道。
这可能是对“肉羹”的总体要求。
将肥牛的蹄筋焖熟,香喷喷。
《管锥编》曾记录过钱钟书的一段往事。
钱老住在湖南时,才知道苦瓜可以炒菜;
怀想古代楚国的厨师,早已尚苦了。
* 钱钟书《管锥编》资料截图 感谢豆瓣网友@vivo
第五、六句继续讲肉羹。
吴人做汤,味道调和。
汤刚喝下去似乎是苦的,却又有甘酸味。
* 核苷酸:谁叫我?哦看错了……
胹鳖炮羔 有柘浆些
鹄酸臇凫 煎鸿鸧些
露鸡臛蠵 厉而不爽些
接下来还有:
水煮甲鱼。火烧羊羔,配甘蔗汁。
醋溜天鹅。干烧野鸭。油煎大雁小鸽。
烤鸡。煮龟。味道非常浓郁。
(报菜名环节结束)

粔籹蜜饵 有餦餭些
这两句写点心。
宋洪兴祖注:“言以蜜和米面熬煎作粔籹。”
这两句翻译成大白话:
甜煎饼,蜜糖糕,还有好吃的饴糖。
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瑶浆蜜勺 实羽觞些
前脚说完点心,后脚饮料就登场了。
“瑶浆蜜勺”,美酒调上蜂蜜。
“羽觞”是什么?
“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用来盛酒。
“羽觞”的两侧有耳。
耳像鸟的双翼,古称鸟为羽虫,故得名“羽觞”。
* 记忆力惊人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上次推送的配图
至于“实羽觞些”的“实”,装满的意思。
连起来就是说,美酒调上蜂蜜,装满鸟形酒杯。
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 嗯……我怎么画了个浴缸
好吧……我这个羽觞画得也太糙了……
大家当俯视图随便看看。
给你们放张精美图片洗洗眼睛:
* 我的名字叫羽觞·冰清玉洁·J (开玩笑)
后面还有几句写酒的诗,也很有意思。
姑且卖个关子,留给读者朋友们自行悦读吧!
附赠探索道具:楚辞补注.pdf
(后台回复“ccbz”,我给你发网盘链接)
三、南北文化融合的模子(上海话:典范)
既然说到了楚王的美食,
《周礼》中也有关于美食的记载。
开篇《天官冢宰》,介绍了好几类宫廷厨师。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叫“膳夫”。
“膳夫”掌管王的饭食、肉食、美味和饮料,
还是王、王后和太子的专职厨师。
* 脑袋大 脖子粗 不是大款 是膳夫
当膳夫可太不容易了,你看看这规矩:
凡是给王的食物:
饭要用六谷做成,肉要用六牲,饮料用六清。
哪六谷?
稻米、黄米、高粱、白粟米、麦子、菰米。
哪六牲?
牛肉、羊肉、猪肉、狗肉、鹅肉、鱼肉。
哪六清?
清水、醋水、甜酒、淡酒、米酒、清粥。
* 这就超出了我的绘画能力……
除了这些,
还要外加120种美味、8种珍肴和120瓮酱料……
王每天早餐前杀牲,吃上一天3顿。
吃饭时用12鼎。
9个正鼎,用来盛放牛、羊、猪等肉食。
3个配鼎,我还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可能放着好看吧。
恍惚间,配鼎向我发出灵魂拷问。
竟然和小区门口配钥匙的大爷说的话一样:
* 标准答案:对不起,我不配,走错了。
鼎中的肉取出之后,都由俎盛着,进献给王。
俎,铜或木质的几案。
就餐前,演奏音乐,促进王的食欲。
“膳夫”还要帮助王实行餐前祭礼;
再为王品尝食物,然后,王才能吃。
*膳夫:我不累我高兴我很能干……
那么,在《招魂》篇中,南楚国君在就餐时,有没有中原国君那么多规矩呢?
有的。
而且你能从文本看出,南楚国君向中原国君学习的痕迹。
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食物的顺序。
《招魂》和《周礼》中,王在就餐时,都是先吃主食,即米饭,再吃大肉,而后吃美味点心,最后喝饮料。
这一点,和法餐还挺像的。
谁制订的这些规矩呢?当然不是楚王。
在不断的征战中,楚王向中原北方学习了不少规矩,其中就包括餐桌礼仪。
《招魂》作为历史文献,
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
弥足珍贵的一点是:
楚国并未将本土的民间文化和宫廷文化抛弃,而是有借鉴、有保留,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楚韵。
楚韵,此指楚地的方言音韵。
举个例子:
你可能也发现了《招魂》中有不少“些”字。
“些”作为语气助词,在《诗经》和《楚辞》中仅《招魂》一篇出现,十分罕见。
不像“兮”、“矣”等字在上古诗歌中那么普遍:
《诗经·卫风·硕人》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楚辞》中更是随处可见。
据《广韵》,“些”音为“楚语苏个切”,用汉语拼音写作suò。
开个脑洞:
假如,用助词“矣”的诗人,看不起用“些”的;
为《诗经》背书的,瞧不上喜欢《楚辞》的;
爱古典文学的,看不起爱当代文艺的;
喜欢用数字说话的,瞧不上搞文艺评论的;
赞美的,看不起批判的;
批判的,瞧不上赞美的。
要是大家都互相埋汰、互相拆台,
那这世界,也太没意思了。
你说呢?
我是知了。
下回跟你聊聊《招魂》的主要情节和结构特点。那什么,太有意思了。
脚注:
[1] 梁启超著,李俐编.大师讲坛 梁启超讲读书[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31.
[2] 陈子展.楚辞直解[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723.
请领走,今日份的开心
吃到美食
按时下班
收到礼物
身体健康
工资猛涨
头发不掉
世界会好
点个“在看”
作者:董知了,属鼠,到处打洞。
特别鸣谢:宋宋。
董知了不胡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更多精彩内容可回复关键词
HFP | 进才 | 考研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