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名著的思维路径
——以《红楼梦》主题探讨为例
教学背景:作为文科实验班学生,对《红楼梦》非常感兴趣,很多同学有着深入的思考,个别同学有着很深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就不能仅仅限于《红楼梦》本身的探讨,而是应该借《红楼梦》的研读,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升其阅读文学名著的思想认识水平。
教学目标:通过《红楼梦》主题的探讨,使学生掌握深读《红楼》的方法途径。
教学过程:
一、小结知好乐平台上的投票与讨论
二、由胡昕宇总结大家的讨论
重要观点之一:关注文本
重要观点之二:主题应该是一个价值判断
重要观点之三:同学们对宿命论内涵的生发
三、对于《红楼梦》的主题探讨,我们应该通过何种路径呢?
(一)分析胡昕宇的文章
贾宝玉的审美人生
——兼谈《红楼梦》的主题之一
胡昕宇
初读《红楼梦》时,我往往容易被书中各具特色的女儿形象、高超的写作技巧、精妙的文学语言、对社会百态的精准还原等等内容吸引去了目光。那些话题固然是有趣而说不完的,但若要深入到这本小说的思想实质,试图析透它的伟大之处,则还是需要直面贾宝玉这个在我看来全书最关键也最难以理解的人物,从贾宝玉的言行中探究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从而力求接近《红楼梦》的思想内涵。那么,作者在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都寄托了哪些精神与愿望呢?
教师批注点拨:这一段谈到了研究《红楼》主题的一个切入角度是什么?
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分析理解小说主题。分析的内容是人物形象内涵、人物形象的价值与作者的态度。
一、用“女尊男不尊”颠覆男权观念
教师批注点拨:这是对贾宝玉的行为做价值定性。
《红楼梦》的一个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前所未有地表达了对于女性真挚的欣赏与爱重。封建社会中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尽管也塑造过许多女性的形象,但左不过是才子佳人的风月故事,或是女性仅仅作为深受欺压侮辱的对象被人们哀叹怜悯,哪怕是水浒里那三位入了一百单八将的女英雄,作者将她们写得也与男人并无二致,并且仍然只是男人的附庸——此前从未有一部文学作品愿铺张笔墨为独立的女性形象树碑立文。但是《红楼梦》对女性人格尊严的维护和对女性高贵品格的颂扬却完全超越了时代的桎梏。它在第一回就开天辟地地讲出了这番话: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作者在这里自叹一事无成、负罪甚多,但如今还活在这世上,是因为还想为闺阁立传,不想让那些女性的事迹随自己一并湮灭——活下来竟然是为了使闺阁昭传,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这番话一出来就足够石破天惊了。
教师批注点拨:从曹雪芹的话,探寻曹雪芹的世界观。
作者也的确成果斐然。在他的笔下,小说中的几十个女性人物有着独立的人格、意志、感情,作者极其尊重与珍惜地描绘她们的神采,也将那分爱重之心、欣赏之意寄托在了小说最重要的男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上。
教师批注点拨:从写作成果角度来论述。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作者借贾宝玉之口指出,在社会伦常中只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女性,在美学意义上其实有着比男性更加高贵的地位和品格,这轻轻几笔直接颠覆了社会伦常意义上“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直指男权社会的根本法则。它对于封建压迫、等级意识的挑战,也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更追本溯源、更具杀伤力。
教师批注点拨:从女性的审美意义
不过话说回来,贾宝玉这种“女尊男不尊”的观点等同于现在的两性平等、男女平权思想吗?细细想来,似乎贾宝玉欣赏的女性也只局限于年轻美丽、才华出众或身世可怜的女子,他生起气来还会称一干婆子为“死鱼眼睛”,这是否说明作者尊重女性的先进观念也是极其微弱、不完善的呢?
教师批注点拨:进一步做辨析
这里贾宝玉的原话是:“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宝玉说出这些话的情境,一次是在“柳叶渚边嗔莺叱燕”一回,吝啬贪利的婆子与天真任性的丫鬟有了冲突,另一次是在看到司棋被一干婆子赶出大观园后的愤懑感慨。结合语境,我们不难听出,宝玉真正愤世嫉俗的其实是,原本天性纯真的女孩,一旦踏入社会就会被社会习气摧残,变得庸俗势利、贪得无厌——他表面上是厌弃这些丑态毕露的婆子,实际上不忿的是污浊的社会风气。在他眼里,女儿本是至纯至净的存在,结婚后因为沾染了男人的恶臭品性,就被污染了,如同清水和在了泥里——这与此前“女清男浊”的观点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于女儿纯净、男人污浊的另一种强化方式。
教师批注点拨:对宝玉言语的定性。定性的依据是言语含义。
况且,即使宝玉就是纯粹只喜欢年轻貌美有才的女孩,贾宝玉的局限也并不等同于《红楼梦》作者的局限。作者对刘姥姥这样年老、貌丑、卑微的女性仍是照写不误,对她焕发出的生命力、知恩图报的善良照样刻画不误。作者的目光也会常常落在柳嫂子、璜大奶奶、赵姨娘这些卑如尘土、处境困窘的女性身上,即使是写她们的可恨之处,也伴随着深切的同情。实际上,对于笔下一些女性人物的评价更能见出《红楼梦》作者女性观之进步:在今天,女强人、女博士还可能会被社会舆论区别对待,但作者却会在书里毫无保留地称赞那个“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的王熙凤;在今天,男人离婚再婚和女人遇人不淑尚且还不能获得平等的舆论待遇,作者在书中却曾给尤三姐“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这样一个惊天评价。
教师批注点拨:用其对女性评价做旁证。
贾宝玉的“女尊男不尊”观点也算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性别歧视了,若说他有着男女平权、两性平等的思想,都显得太过牵强附会。其实,贾宝玉对于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由衷欣赏,本质上透露出的是他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青春的事物的眷恋。警幻仙子曾正话反说,评价宝玉为“意淫”之人。她说:
“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惟‘意淫’二字,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一般的“好淫者”是皮肤滥淫,即使欣赏女性,贪恋的也是她们的容貌歌舞,喜欢的是她们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需求,但贾宝玉不同。这里“意淫”虽讲得玄妙,但意思即是,宝玉是将女孩子当作审美对象来观照的,他珍惜女儿们的青春韶华,尊重她们的情感意志,钦佩她们美好的才华与品格——他对于女性的欣赏,说到底是对美的感受与欣赏。而他对男性——封建社会中权力的代表者的鄙薄,说到底是对腐朽的封建礼教、恶臭的文化根骨的否定。这一点在下面这个话题中更见得分明。
教师批注点拨:对贾宝玉行为从审美角度做定性。
宝玉的言语行为——对言语行为的定性
二、用“国贼禄蠹”批判文化根骨
宝玉一出场,给他的判词便是“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实际却是明贬实褒,故意站在封建卫道者的角度,以戏谑嘲弄的口气道出宝玉作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的形象。
教师批注点拨:先总述宝玉的叛逆形象,下面就会具体分析。
的确,宝玉对理学先生最反对的“淫词艳赋”爱不释手,题对额、结诗社、写诔文、写姽婳词,处处都彰显他的才情,但对于四书五经他却“大半夹生,断不能背”;他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也厌恶官场中的利益往来,不仅将道学说教批判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还将热衷功名之人批判为“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蠹之流”;宝钗有时劝导他多留意于仕途经济学问,他登时便对平日里敬爱的宝姐姐冷眼相待甚至甩袖而去;他嘲笑道学家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大胆揭示出这些文臣武将不顾大局、贪图功名,“为大丈夫名节而死”的虚伪。
对宝玉行为做定性,支撑自己的观点。
理学至明清日益僵化,八股取士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社会的活力。官场上那些国贼禄蠹之流口中好听的“留意于经济文章”,其实质就是要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家族权势,扩大自己作为统治阶级的利益。作者看透了官官相护的官场习气,看透了忠孝立名的虚伪信仰,也看透了那些贪图功利的国家蛀虫。他借宝玉乖张叛逆的言行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嘲讽,并将矛头直指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文化根骨。封建礼教强迫知识分子想功名,强迫儿童想孝敬,强迫女人想三从四德,它压抑着正当的人性欲望,暗地却滋生着更多阴暗腐败——这些原本起稳定秩序之用的社会规范逐渐演变为统治阶级思想压迫的工具,束缚了人与生俱来的选择自由。而宝玉对虚伪矫饰的唾弃,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也是从反面表达了他对人世真情的珍视和对自由天性的追求,他说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污浊恶臭,其实也是在批判男权背后的文化根骨是多么污浊恶臭。他贬斥假的恶的丑的社会习气,赞扬真的善的美的天性人情,这是作者反封建意味最强的思想闪光,也是宝玉对于人生的自觉审美追求的自然流露。
进一步分析宝玉的精神世界,并对精神世界做定性。
三、用审美态度和自由人生否定个人功利追求
朱光潜在《谈美》中将人们对待一个事物的态度分为三种:科学的,实用的,美感的。在文学作品中暂且谈不到“科学的态度”,那么反映在《红楼梦》里的只有“实用的”和“美感的”这两种眼光。朱光潜说,“各人所见到的古松(事物)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在《红楼梦》中亦如是。
探春兴利除弊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大观园中的草木菜蔬一一分给婆子媳妇承包,那么这些婆子媳妇打量大观园的花花草草,便是以一种“实用的”眼光——蔬菜瓜果是利益对象,她们要用这些来赚钱维持生计。这种实用的态度本来是以求善为最高目的,本身不含有价值判断,但是到了“柳叶渚边嗔莺叱燕”那几回,便可以看到这些媳妇婆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罔顾亲情,大观园内的矛盾被一层层激化,“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一回里的管理乱象也一一上来——此时,原本的实用追求就显露出背后不择手段贪图利益的嘴脸和贾府外强中干、腐败混乱的内情了。
而贾宝玉打量大观园却总是以一种“美感的”眼光。在他眼里,大观园纯粹是可以让他逃避道学说教、功名考取、官场应酬的精神乐园,这里无论是花草菜蔬还是姐姐妹妹,都是他的审美对象。姐姐妹妹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成了大观园这个和谐美丽的存在。贾宝玉作为其中唯一的男性,他在欣赏这些女性时就只抱着一种“美感的”态度——“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他会感叹女儿的钟灵毓秀,却只是单纯地欣赏她们的钟灵毓秀,不会像那些酒肉好色之徒一样想到肌肤之亲、风月之事来亵渎女儿;他会赞叹女儿的才华横溢,却只是单纯地爱重她们的才华横溢,不会想到据为己有、以期所用的事情上去。
不仅仅是大观园中的女儿,宝玉对待人生中的其它事物也都几乎完全采取“美感的”态度,就比如,他喜欢《西厢记》、《牡丹园》这些禁书,也只是因为它们美好真诚,而经济文章再有用,因为虚伪做作、不具美感,宝玉也不会喜欢。因而,前面说到的那两个话题,不论是贾宝玉“女尊男不尊”的观点,还是他对“国贼禄蠹”的批判,本质上都源于他用审美的态度观照人生,而贾宝玉的审美人生,即是作者对于几千年来中国人由务实的实用态度所衍生出个人功利追求的否定和对抗。
宝玉的审美态度又究竟有何价值呢?《谈美》里说到似乎最没有用处的“美感的态度”的重要性:“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却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宝玉的审美人生,自然离不开他养尊处优,不受环境需要限制的公子哥身份,但也让他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摆脱追逐功名利禄的利欲熏心,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可以说,他因这种审美态度而收获了不为个人功名羁绊的自由人生。贾宝玉的这种选择的背后,也是作者的态度。
教师批注点拨:对宝玉的审美态度的价值做归纳。
我想,《红楼梦》确有反封建的意味在,但所有的“颠覆”、“批判”、“否定”指向的却都是一种正面追求——人要具备美感和自由地存在于世。这种存在方式,包括剔除矫饰,回归真实;包括挣脱束缚,发现自由;包括在实用人生中获得审美追求。我想,这或许也是《红楼梦》的主题之一,不然,为何已写尽世态炎凉的文字,却又让你想为人性的美好而唱歌;不然,为何已识透人世浮沉、命运虚无的作者,却仍在每一刻都为真情而执著。
教师批注点拨:把握主题的思路之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与内心世界,理解曹雪芹的态度,进而通过对人物形象意义的评判,理解小说的主题。
胡昕宇的研究思路:归纳概括宝玉两大特质——推崇女尊男不尊和批判“国贼禄蠹”文化根骨,进而概括宝玉的人生态度:用审美态度和自由人生否定个人功利追求
通过宝玉行为的归纳,提炼概括其价值观,进而定性其人生观
菱花有叹,暗香无痕
——兼从第一二回窥《红楼梦》主题之二
20171010胡昕宇
香菱,也就是甄英莲,是《红楼梦》中首位正面出场的女子。她娇柔纯真却又命运多舛,着实堪怜。然而这个人物也颇令人生疑——作者在书里塑造了那么多女儿的形象,不仅容貌各异,也性格鲜明,但是说到香菱,读者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鲜明突出的形象,却是她的身世可怜、命途不济,仿佛此人的性格力量几乎完全被命运力量所掩盖。作者设计这样一个人物,又把她摆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究竟有何用心呢?本文就来试着解答一二。
教师批注点拨:对人物形象特点作出概括定性,并试图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先说香菱的容貌。
在她还是甄英莲的时候,已是“粉雕玉琢,乖觉可喜”,“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在贾府中,周瑞家的曾赞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品格儿”,香菱的标致娇美可见无疑。可是,她的美却是没什么特点的。“胭脂记”可谓是古时美人的标配,就算天生没有也要点一个出来,容貌类似秦可卿则更说不清楚了,因为秦可卿是“兼美”,兼有宝钗黛玉之美的人究竟长什么样子,也只有靠读者自己来想象了。作者只写香菱模样标致,却并不细写她究竟什么脸型、什么身段,前后文也仅仅用“胭脂记”和“石榴裙”这两样红色的物件来衬她。虽然香菱在贾府中地位不高,不值得用太多笔墨,但她作为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女孩,不可谓不重要。我倒觉得,作者虚写香菱,正是为了用这个与“红”沾边的女儿形象的模糊化处理,来做到对无数青春美丽却命途多舛的女儿的概括。
教师批注点拨:创作方法探讨
再说香菱的性格。
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作者或是一笔两笔便勾画清楚,或是浓墨重彩地多篇铺张,所以对于每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几乎是每说一个名字,读者便能响亮地讲出此人的性格特点来。但香菱却是个例外。善良?温柔?娇憨?这样的概括太过一般。有人从香菱学诗那一节看出来她的勤学好问,我倒觉得作者在那一节里另有深意,勤学好问的概括也太过浅表化。总之,香菱的性格极为平常和模糊,令人难以准确描述而又与他人有所区分,反而一想到她,人们最先想到的只有她的凄苦身世。我想,这也是作者有意为之。一方面,还是前文所述的,用模糊化处理来加强概括力;另一方面,也可见香菱的性格力量几乎完全被命运力量所压制和掩盖,在她身上强调这种宿命的强大力量,也包含有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喟叹。
一僧一道评价香菱是“有命无运”。所谓“有命”,是指她本名甄英莲,父亲甄士隐本是一方乡绅,虽不算大富大贵,却是“神仙一流人品”,有着这样的家世,英莲本可顺利成长,一生无忧。但所谓“无运”,正是指她小小年纪就被人贩子拐去,继而牵扯进一桩人命官司,被薛蟠掳去做了妾室,勉强度过几年平安日子,最终却又被薛蟠的悍妻夏金桂虐待致死。面对生命中的这些苦难,香菱从来都是既无怨怼,也无反抗,只是逆来顺受,苦中作乐。她总是笑嘻嘻地待人,别人问她的身世,也只能摇摇头说句“不记得了”,这是她的天真不通人事和对苦难的木讷接受。她虽为妾室,高出丫鬟一等,却还同荳官、蕊官这些小丫头们一处玩耍,嬉笑间被她们推进浑水里也不气恼,可见她待人的温和仁厚。她向往风雅,请教黛玉等人学诗入社,自己读书作诗以至废寝忘食,这番“慕雅”算是她的“苦中作乐”——可也不能这样讲,因为香菱或许从未感受到过自己的“苦”,她只是那么天真地寻些生活中的趣味。当受到夏金桂和宝蟾的欺辱凌虐时,她却“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不暇”,这是她对待苦难的善良、柔弱与无力。在她的人生中,那诡谲莫测的命运才是主角,她一个被命运所掌控的薄命女子,永远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去包容、去回应。她没有反抗,回应得也不算漂亮,但她在命运捉弄下的所作所为,是最符合当时社会中下层女子的普遍选择的,她的性格虽然柔弱平常,对于社会中下层女性却是最有代表性的。作者在章回题目里给了她一个“呆”的评价,着实让那分娇憨、温顺,对待宿命的无力与苦中作乐的痴情呆意成为了这滚滚红尘中一薄命女子平淡性情中的点睛之笔。
小说在第一回、第二回,写毕神话之余未直接叙述四大家族之事,反而先从外围写起,从几个星星点点却提纲挈领的人物写起。在我看来,一二回不仅为后文起铺垫作用,更直截了当地亮明了全书主题——甄士隐与贾雨村,香菱与娇杏的两组对比完成了小说开头的这个命运隐喻,也是对于好了歌的第一笔注解。
在这两回的叙事中,甄士隐的命运因为几次突发的变故直转而下,从拥有美满家庭的一方乡绅落得两手空空、看破红尘。贾雨村却因为甄士隐的好心接济而谋得出路,后因做了林黛玉老师的好机会而复员朝廷,又因与贾政的联络而官运亨通。在这个上升的人生曲线中,他也从甄士隐面前那个清高孤傲、胸有抱负的落魄书生,成长为一个为追逐功名利禄不择手段,一面说要报甄士隐恩德一面又乱判葫芦案的官老爷。不过几年时间,这二人命运却一降一升,皆因不可莫测却又早已注定的宿命,按照作者的意思,最终又都会指向同一个结局——空。
香菱本是养尊处优的小姐,却因一时祸起而惹出许多的苦难。读“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那一节时,读者们常常为香菱的勤学好问、废寝忘食而赞叹,我每次读却只想苦笑感叹。按照香菱书香人家的出身,吟诗作对于她来讲本不应是难事,这里却要请教、苦学得来,此一叹。作者不忍将她写“俗”,到底安排她学作诗,对得起她的钟灵毓秀,却只能勾起人对她可怜身世的回忆来,又一叹。爱读书,会作诗,可以算是从丫鬟妾室的社会底层到书香门第一府小姐的差距的标志物。作者偏生要这薄命女孩学会了作诗,学了与她原先身份相符、如今身份不符之事,岂不只是更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命苦。而娇杏,本来只是一个丫鬟,却因为无心的几眼顾盼而成为了贾雨村失意时所遇的“红尘知己,巨眼英雄”,后来又因命运的善待而渐渐成为了官老爷的夫人。也是不过几年的时间,这两个红尘中最平凡不过的女子的命运一降一升。命运的无常,人生的荒诞,便已经在第一回、第二回里说尽了吧!
不论是好了歌,还是红楼梦十二支曲收尾的那首《飞鸟各投林》,或是书中四大家族的必然衰亡,全书都充满着宿命论的思想。这种对于人生命运早早注定、不可改变、不可预测的执迷,根本上来自于作者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荒诞的无奈喟叹,来自于时时萦绕着《红楼梦》的那份虚无感和幻灭感。脂砚斋说,红楼与其它小说不同,它在第一回就把全书的故事都写给你看了,却还吸引着你看下去。从一开篇这两组人物的命途对比,从香菱这个被作者用来概括千千万万薄命女子的形象,我们或许就可以对这一妙处有所领会了。(2584字)
(二)总结:主题提炼概括的路径
1.什么是主题
胡昕宇已经基本掌握了《红楼梦》阅读乃至小说阅读的方法论。她甚至比我更敏锐地认出了大家在讨论《红楼梦》主题时缺少文本意识,只是在用概念做简单概括,并且对什么是小说的主题提出了分析的方法论。
她认为,同学们在讨论中一是基本上都满足于“人情”“人性”“情”的已有概括性表述,而没有深究内涵;二是在讨论中泛化“人情”的概念。我想,如果什么都可以被囊括在“人情”的范围内的话,那我们还在这讨论干嘛?诚如严晨所言,人性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那如此说来,我们就不要探讨《红楼梦》的主题了?——反正所有的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人性,都是那些终极命题。我认为,我们要看的其实是作者在表现人性中流露出的选择的态度,要看的其实是作者对这些终极命题的回答。
因为,当我们谈论一部小说的主题时,我们一般谈论的是小说赞扬了什么、鞭笞了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慨和领悟。而“人情”这个词汇本身,就不是小说主题的合格表述。当我们谈论主题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作者的价值倾向、表达诉求,而“人情”作为一个对小说主要内容的定性,哪里包含价值倾向?哪里包含作者的情感和诉求?这个表述的问题在我们讲“《红楼梦》的主题是人情”时可能并不显眼,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类似的表述:“《红楼梦》的主题是社会百科全书”。发现前后的不对应了吗?
所谓主题,实际上就是作者借讲故事表达的对世界、对人性、对社会、对自我的看法,也就是审美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曾说过的一句话,小说是表面讲故事、内里写精神。(板书)
这个“精神”就是主题。因此,“人情”小说固然是鲁迅提的,但鲁迅只是概括了《红楼梦》的话题或说内容,而通过写这些话题或内容,想要表达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2.主题概括的路径
作者的主题如何表现?用人物形象来展现,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他的命运变化,他人对人物的评价态度。
胡昕宇在论述中,非常明确的提出她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红楼梦》的表现手法是人情世故,但最终作者,呕心沥血地写完这些烟云过后,想表达的才是真正的主题,“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伤时骂世,反封建求自由平等(这个概括有点粗糙,但大概是这意思),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也就说,所有喜怒哀乐人情世故只是一片浮云;我们纵有相守,同甘共苦的种种,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死的死散的散,上述才是曹雪芹真正想要说的。这是他之所以讲“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所以苦苦安排了判词一一对应的原因,恰所谓“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
如果这样说,那么《红楼梦》是不是太消极了呢?
张懿晴也有很深刻的认识:整部小说通读一次,给我最大的触动就在“空”字,前面作者费尽心思笔墨写出多么宏大复杂的人物与时代群像,就越显得结局“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凄凉来。想要的得不到,得到的留不下,读完了书抬起头忽然觉得有所顿悟的,往往在“色即是空”一句。
再读前五回,让我觉得更有趣的一点是,这几章似乎透出了一种对人事极强的劝阻:读罢这本书你就知道,世间风月虚名不过如此,不要再妄加追逐了。
这样看起来。这部小说前面几回合似乎是极其通达的,后面转而写了俗世间如此多的人情纠缠,反而又陷进“痴”里去了。
人世间最复杂的是情,最难舍的也是情。即使我们知道世间之情大多一样,也要自己亲身体会过才能真正领悟,而真正走过这一遭才能发现,这相似的骨架和结局之外,是千变万化的经历与体悟。
因此,我们即使知道那十二句判词就是女子们的命运也仍愿看下去,因为真正打动我们的并非一个结局,而是她们的生命和走向已知结局的过程。同样的,开篇的道理讲的再通透,无非也只是一句死的话。如果我们读到这里为止,也不过是获得了一个信息。只有把整个故事读完,再回来看看“白茫茫一片”,所得的才称得上领悟。
其实并不全是消极的,人活着最终会是一死,这是谁也逃脱不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这个主题是有现实依据的。但我们终究还要精彩的活着,就是我们要有一个精彩的过程。
《红楼梦》其实还告诉了我们,第一,这种“空”的结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而面对这种“空”,还有很多人是怎么活的?比如宝玉是审美的活着,黛玉是为了真情而活等等。
人物形象
人物命运 作者态度 审美观(主题)(板书)
四、主题确定的原则
鲁迅曾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样一个内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看法,这与不同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知识背景、思考视角,特别是所持立场有很大关系,他们从小说内容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认定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用这种方式和作者完成了对话。相当于这种情形:曹先生你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曹公有灵,一定感慨,你们怎么发挥了这么多东西呢?
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读者对主题的自主阐发如何才算不是过度阐释,如何算是合理的个性化解读。
首先还应该是文本依据,其次是统观意识。第三是对话“五共”原则即:共许的语义、共遵的规则、共在的语境、共通的情感、共识的立场。
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多侧面,但同样要注意人物形象的主侧面。
要注意作者对笔下人物的多元态度,但同样这些多元态度中亦有一个主导态度。
文本依据 统观全文 “五共”原则(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