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开学有时间了,结果更忙了。娃二年级适应期,丢三落四大脑游离。听说三年级作业量……不是线性增加的,是指数增加的,颤抖吧母亲!
今天知与记第2篇 200917,再唠唠学语文,这次关于写字和读经典两个方面。
多写汉字至关重要谭力海教授的研究成果
知道谭力海教授是以前读《脑与阅读》的时候(笔记在此),迪昂教授在书中提到他好几次,都是引用的他汉字阅读领域的研究成果。再之前推荐过的王士元教授的语言和进化方面的讲座,也是提到过他。哎呀,不说这么多,总之全都是巨佬啦,也就是说其成果至少现行研究下是可靠有效的,比信那些想当然要可靠。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概念,脑一定是越用越灵,具有高度可塑性,基于此,才好跟进脑科学的各项研究,也是基于此,我们才能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和孩子的大脑。做不好某件事,不要随之就认定自己是傻子。谭教授主要研究中文和其他语言在我们大脑中在学习机制上有啥不同,这篇是关于写字方面的,文字版链接如下:谭力海:多写字,少用拼音
经过各国大量实验研究,我们听说英语和汉语的时候,脑区是一样的。英语比汉语更加需要细微的语音意识,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国家十分重视孩子的音素学习。
但是,汉语的学习有着比英语更多的脑区活动,关键点在这句:“临近大脑运动区的左脑额中回对中文加工尤其重要,而这一阅读中枢的形成与我国儿童的书写因素紧密相关,还与书写技能与中文阅读能力存在高度相关。”
这个脑区被激活的原因是啥呢?是因为学中文需要反复抄写,这个阅读中枢临近大脑运动区域。我理解就是,本身汉字是表意的,靠语音刺激不太灵,而写这项“运动”刺激到了那个脑区,实践性具身性的学习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表意”。表意嘛,字形啊结构啊啥的,跟画画似的,不然为啥我们有书法艺术。不控在手上不印在眼中,表意就不充分,因此写字行为正好是促进我们理解中文的。好啦,谭教授担心的是啥呢?原本没有电脑和手机的年代,即使学拼音也就是桥梁阅读的作用,写字还是要写的。而现在是电子儿童时代,拼音的作用更大了,不用拼音打字,难道用五笔吗?(特别在手机打字的场景下)结果是什么呢?是孩子们写字机会太少了,拼音打字的机会太多了,长此以往影响脑区发育。我们大人小时候写很多字,经常抄几十遍,现在还提笔忘字呢,何况练得更少的孩子们。
因此谭教授倡议给孩子的设备全配上手写板,拼音打字不超过30分钟自动停止不让用了。我觉得谭教授的研究成果是可信并且应该引起我们家长警惕,但是解决方案难倒了老母亲啊。电子趋势滚滚不可挡,拼音输入也是不可避免的,手写板的效率跟拼音能比吗?要说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以后语音输入发达起来,输入就相当于说话,其实跟拼音也是一个道理哈哈。当然了,把孩子专用设备进行有意识的限制也不失为有效途径,但孩子们终归要进入通用电子设备的世界,就像我现在用拼音打字写下这篇推文一样,专用设备只是推迟了时间。反正吧,解决方案我感觉更多还在于“多写”。想更多的途径,让孩子刻意体会书写的乐趣。很多事情都是分化着发展的,虽然在电子产品的那头,拼音输入如鱼得水;但反过来像现在手账在年轻人那里很发达,很多年轻人写的反而更多呢,手账市场就是利好书写的,娃们出于晒朋友圈需求也会不自主多写。像很多练字的小众兴趣圈层,也在慢慢兴起,都是可以去鼓励的。在小学生层面,就只能靠我们家长逼着练字咯。最后我来总结总结这篇文章要点:1、大脑左脑额中回,对中文的阅读特别是语义加工非常重要。2、这个成果,经过包括哈佛在内的十几个实验室重复试验过,得到证实。3、这一块区域,英语阅读用不上。4、英文用不上,中文能用上,中文比英文多用3个脑部系统。5、左脑额中回通过反复抄写得到刺激和发育。6、因为抄写帮助表意,对中文学习至关重要。7、总用拼音,太少写字,刺激了语音而语义刺激不足,这个脑区得不到很好的发育。8、严重的情况下,五年级读不懂三年级的课文。
我想谭教授的担心往大了说也是急切的,我开个脑洞聊几句:纵观其他民族的文明,都是承载在语言上的,而一些消失的语言,大抵都是缺乏文本材料的。在大众层面,会说不会写的语言,是无法传承光大的。我们的文明延续,也是靠古人一点儿事儿就喜欢记下来的好习惯。极端地说,倘若未来全世界停电好多年,文明回撤,我们的后人还可能靠着咱们的书面材料继续发展。咳咳,总之,也就是说,我们中文练字,不仅是练字好看,而且对于帮助学好语文是不可或缺的。但英文练字,它就只是练字。
一生的读书计划关键词:回归经典 读哪是哪詹宏志|一生的读书计划作者这篇文章从大英百科全书编委会主席克里夫顿?费迪曼那本《一生的读书计划》得名,讨论的是人一生的必读书目。费迪曼提出,我们当下应该回归经典,去读那些沉淀下来的、好多年经久不衰的书,去寻找前面的伟人们的高度,去继承精神遗产,而不是盲目前行。
“回归经典”是费迪曼60年代提出的,又一个六十年过去了,世界越来越不确定,一个多世纪的主升浪已过,世界是下坠还是横盘蓄势?我们没人知道,或者说,还没有形成新的共识,往一处使劲的共识。西方高校里一直有一门学科叫“古典学”,我一直不知道那是一门有啥子用处的学问。现在我明白了,古典永不过时,不管西方还是我们东方,“有生灭心,有相续心”是一个波动的永恒,古典学是波动中的那个摆针——当大家一窝蜂向上或向下时,它不摆,它没有存在感;当大家都迷茫时,它开始使劲摇晃,它不仅是指明方向,更多的是用来稳定精神内核。虽然这个文章是从讲述西方经典的贡献开始缓缓而来,但是,大道相通,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来,想想是不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经典流传下来的总是那么几本,它们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探探究竟呢?詹志宏是个很爱读书的人,他的读书方法也是挺有借鉴性的。他说:第一阶段,是技能形成阶段。这个阶段指望靠读书左右逢源是不可能的,你遇到一本完全契合你并指导人生的书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选书还是读法的技能都没形成,这也是小孩子不爱读的原因之一。只有基础技能形成了,才会达到体会爱书那个境界。说白了,体会这种乐趣跟体会体育特长的乐趣差不多意思,都是有门槛的。第二阶段,是兴趣形成阶段。智慧智慧,第一阶段长智,第二阶段生慧。生慧的方法只有一个最简单,广泛涉猎,读得多了杂了,才能体会到哪些自己喜欢,即使很难也乐于去啃,哪些实在犯困。当然找到人生导师引领也是一个途径,但要更谨慎判断,万一选到魔师那走火入魔的概率其实比自己广泛自学要高。第三阶段,集中完成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趋势形成之后,跟着自己内心大浪走就可以了。第二阶段是0-1,第三阶段是1-100,那其实简单多了。我们看其他一些爱读书之人,不管是大佬还是百姓,方法其实都差不多。总之一句话,去读就是了。
以什么态度读书治学式读书的方法论这篇是辅助上一篇一起理解,如果我们决定了一个读书方向,怎么去具体扩张阅读呢?题外话,我实在是想不起来怎么关注到的这个号的了,印象中只记得是很厉害的人,大概是通过哪个很好的文章的留言被人推荐的。然而无论我在度娘还是微信还是微博里搜都没搜到更多的信息,只看他介绍说是北大历史系现居国外,隐约感觉是某位在普林斯顿的巨佬,但没能证实。总归,看文吧,不问出处。给有志于学者-读书要点:1、学唯求通,市民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通。倘若没学成网络状,不管是老师在学校还是我们在互联网,就都只能给下一位没接触过这项知识的市民递话种草,而没办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新的创造。2、想打通,只能自学,不能靠喂,更不能总吃精粮。3、自学需要研究目录和学史。简言之,得知道一个知识群的结构,得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这两者互相cue,相当于建立了坐标系,很快能有网络感。4、读经典的方法。要去读所学体系内网络核心的那几部著作,且不要迷信title。初读的时候囫囵吞枣,对用词和概念有所熟悉,而后才精读。5、以当下的眼光去读经典,去尝试理解作者当年的本意,但不囿于当时,它们能流传的原因肯定还是一代代人的解读价值,当下时代意义同样需要融入。“有生灭心,有相续心”,不偏废。6、“知识”这个词宽泛地看,对狭义知识需要警惕它的神圣化。7、通不仅是学通,人的精气神都要通,一生的修行。
重要的不是读什么书,
而是用什么观念去读书。
(本文图片来自推荐的原文内图或者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