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帮你停止99%的无效努力

点击上方蓝字设为星标★阿猫读书
回复「读书群」,每天一本好书
文丨阿猫
哈喽,我是阿猫。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有很多事情都想做好,但到头来好像一件事情都做不好,以至于所有的事情都不想做。
如果有,今天这本书特别适合你。
01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舍弃所有事情,先把一件事情做好。
做起来倒是不简单,因为生活中太多做不好的小事,或多或少都会困扰着我们。
对于完美主义更是如此,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完美记录,一旦做不好,干脆就不做了。
现在我养成一个习惯,不去思考自己做不好什么,而是思考自己能把什么事情做好。
如果思考自己不能做什么,那实在是太多了,世界之大,很多事情可以做,但大多数成功的人只能选择一件事情去深耕,再慢慢拓展,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我可以做好任何事情,但不是同时。
我在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最后一定能做好,如果还没做好,一定是方法不对或努力不够。
想要做到最顶尖的水平也许除了努力和方法还需要一点天赋,但一开始并不会追求顶尖,只要好于80%的人就够了。
这句话的后半句我觉得更重要:但不是同时。你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精力里完成你想要做好的事情。
02
我研究生读的是金融,金融领域其实很广,如果你想要继续专研,一定要金融其中一个方向,例如期货、股票、债券等。
假设我现在选择股票市场,由于股票市场也分了很多种,我还需要再往下选择想要研究的方向。
最基本的就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任何一项想要做好,都需要花费起码3年以上的时间。
选了基本面分析,这还不够,基本面底下也很多行业,你还要再去细分,是选择互联网呢?还是房地产、银行、家电…
一个人很难把各行各业都研究清楚,因为这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师只需要负责1-3个行业就够了。
所以,你说要学好金融,就好像一位医生说,我要学会全部医学,包括内科学、精神病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
其实一开始学习金融都是最浅显的东西,等大致了解,你才需要考虑专研某个细分领域,这个时候知识才慢慢变得实用。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一个人是「通才」,很难成为「专业」。
我想要发展的事情很多,例如投资、写作、新媒体、咖啡,但是光投资一个领域就已经够我学的。
我必须要抉择,这一刻我到底想要学好什么事情,而不是每件事情都要去研究。对比上百年历史的金融和医学行业,新媒体行业要学的暂时还不多。
我可以透过较短的时间学习新媒体的知识,等大概掌握后,再去学投资也是一种选择。
不过做了两年新媒体,也感觉学问开始越来越多了,一开始只有内容、标题、排版,现在已经逐渐演变了营销、心理学、电商等。
在我做公众号的时候也做了很多减法,因为后期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例如卖书、课程、社群、多平台等等。
如果我都去做,必定意味着把有限的精力分布在了其他地方,而没有专研好一件事情。
我最终的选择是注重内容和搞好社群,这两件事就足够了,其他就算能赚钱,也统统不做。
无论如何,保持学习是前提,但不要同一时间做太多的事情,否则学的再多,不够深入,也只是无效努力。
03
村上春树当年写长篇小说有一个铁律:每天只写10页,不能多,不能少。
当自己特别有灵感也不能超过10页,当毫无头绪也要硬着头皮写完10页。
这个方法有助于「坚持」,很多事情难以坚持就是一开始太拼,订的目标太高,后期的行动差于预期就倾向于放弃。
我投资股票对于公司的预期也同样如此,我不希望公司今年赚100万,明年只赚50万,因为一旦公司公布的业绩差于上一年就会大跌。
我宁愿公司今年只赚50万,明年赚60万,慢慢成长更好,事实上很多公司也是这样的,当经济很好,他们也会刻意压低业绩,当经济不好再把隐藏的“盈利”释放出来。
如果换做是普通人,我们刚开始订立目标会热血沸腾,也许每天写作1000字,结果一个星期后,这个高强度撑不下去了,就变成500字、200字,最后索性放弃。
循序渐进极为重要,正如林肯所说:虽然我走的慢,但我从不倒退。
与其到头来放弃,倒不如一开始就故意走慢一点,先让自己适应,几个月后再慢慢加强难度
最后再推荐一本不错的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后台聊天框回复”一件事”, 领取此书)
PS:最近阿猫开了理财&成长社群,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参加,可以先试试3天免费体验卡,扫码后就能够进去看看。

2019年开启逆袭人生:阿猫正在运营一个365天共同成长社群,主要分享4个主题的内容:理财投资、海内外资源、高效成长、读书干货,详细可以点击“股市3000点,牛市来了,你有什么建议?”。
读书群:每天早上在群内分享一本书,详细可以点击“4月书单 | 优质&高分书籍分享群”。
你还会喜欢:
阿猫的39篇必读文章清单(推荐收藏)
“财务自由”终极书单:从入门到终极
总是容易疲惫?这9个习惯提升你精力的水平
一个人越来越厉害的3种底层思维
这三本传记,让我一生受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