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柿子多年,突然发现我分不清它们的雌雄……

本文涉及两种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和君迁子(DiospyroslotusL.),它们都属于柿科柿属。为方便大家阅读,后文分别称它们为柿子和黑枣。

▲黑枣和柿子(2012年10月20日摄于坡峰岭)
我最早开始关注柿子树,是在2012年修订义务教育教科书的时候。因为八年级下册有嫁接的内容,想给那里配一幅生动点的照片,所以也同时留意它的砧木树黑枣。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5页,这棵柿子树,拍自亦庄博大公园~
2013年11月的某天,我一个人在地坛公园溜达。在养生文化园里,发现有一排柿子树;远远望去,嫁接的接痕非常明显,但有一棵除外。于是抬头看看,这棵果真是没有嫁接成功的,结的是黑枣。
这是一个真实的、生动的情境。附近的老师,可以让学生留意一下。
▲最近处这棵没有嫁接成功
▼自然,没有嫁接成功,它结的就是黑枣(左)
(2013年11月7日拍自地坛公园)
2019年6月17日,中午和几位小伙伴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园溜达,发现一棵树,基部有两个半嫁接痕迹。这样的现象很少见到,说明嫁接技艺不行,至少进行了三次。抬头望去,从第三个嫁接痕迹处分出了两个树干。主干上结的是砧木黑枣,稍细一些的那个嫁接成功了,结了柿子。
很有意思吧?住在附近的小朋友可以去找找看。
▲▼嫁接了多次的柿子树,一半结柿子、一半结黑枣
(2019年6月17日拍自民大校园)

2018年5月,我开始跟拍柿子,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历经5个多月。
下面看一下果实的成熟过程吧(组图9张)。

等我把它们的成长过程拍全了,去年却无意中从豆子老师那里得知,柿属的多种(比如黑枣等)性别凌乱,有开雌花的、有开雄花的,还有开两性花的。但是,潜意识里,我看到的柿子应该都是两性花。
于是,开始留意它们的雄花。很遗憾,去年春天未发现;但去年5月份在南植,却见到了一朵黑枣的雄花。
▲左侧那朵为雄花(黑枣,2019年5月18日拍自南植)
▲2019年5月31日在麋鹿苑,又碰到了几棵黑枣,仔细地在树下寻找,也没有找到凋落的雄花
这几天,柿子树马上就要开花了,我在小区及周边的小公园里的几棵柿子树下面驻足观看,一枝挨着一枝找,一朵雄花也没有找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有雄花存在吗?
查资料得知,柿开花特性复杂,绝大部分品种只开雌花,少数雌雄同株,个别品种雌花、雄花和完全花混生,全株仅有雄花的十分罕见。
也就是说,我见到的这些品种就是只开雌花的雌株了,注定是找不到雄花的吧!
▲张萌等,2018年
在检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两篇文章。一篇文章发表于2014年的Science杂志上(被很多新闻报道为发表于《自然》杂志):科学家探明柿子树性别决定因素。
▲2014年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
研究者对黑枣的基因进行梳理(它的性别决定机制同人一样,也是XY型的),发现了一个Y染色体特异的性别决定基因OGI(雄性植株的日语称谓),该基因在柿属物种雄性中保守存在。OGI不编码蛋白质,而是编码一种很小的RNA分子,它呈剂量依赖型地作用于常染色体上的MeGI基因(雌性植株的日语称谓)——一个调节花粉囊繁殖力的同源异型结构域转录因子,从而抑制MeGI基因的表达。也就是说,在雌性植株中,MeGI基因就像绝育剂,抑制花粉的形成;在雄性植株中,OGI基因又抑制MeGI基因的形成。
另一篇文章发表于2016年,与第一篇是同一个作者团队,发表于The Plant Cell上。这篇文章好长,我没仔细看。大意是,由甲基化引起的表观调控影响六倍体柿子性别决定机制:Y染色体的OGI启动子区间插入了一个Kali转座子元件,它甲基化程度的变化,影响了OGI的功能实现。
谁要是对表观修饰感兴趣,可以看看这篇。
▲▼2016年在The Plant Cell上发表的文章
总之,看了这些,我释然了,以后不会再刻意去找柿子的雄花了。如果哪天不经意遇到,那可能就是缘分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