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脑科学研究突飞猛进,造福了很多相关学科,当然“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领域是最直接的受益领域。也就是说这些成果我们直接拿来践行就可以。那么方法千千万,只能走一条,具体怎么走,我也不知道。
So,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将【自主学习系统化实践】进行到极限|并且肺活量拔群的|自驱式|宝藏男孩,你觉得这个title有点长?给你们个简单的——剑桥大学医学博士毕业的Ali Abdaal,这个title是不是简单又容易理解了?
让他来教我们如何践行一套学习方法。
说他肺活量大,是因为Ali哥语速特别快。我裸听了好几天,都快要误会自己英语能升仙了。随便贴一个给您品品(您也可以试试,发音很清晰,利于练听力)↓
因为B站关于他的资源不多,我只好自力更生。然而没有字幕了,系统自动字幕都跟不上他的语速,于是我就顶着听力迷障,靠着对学习方法探知的执着兴趣,把他主页里我感兴趣的都听了。
(以上为部分截图,这几天我无法保持日更的原因)
咱不能白听,写个帖子总结一下他的学习经验,大家来围观一下真实的自主学习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互联网上有很多学习博主,方法多样,众说纷纭,但因为都是碎片式的视频,没有把自己的学习总结的特别系统,就甚至让我产生怀疑——他们是不是秀出来的其实自己并没有践行?反正总是学不到精髓。所以喜欢Ali哥,就是因为他用一套自己认可的科学方法,不断践行(所有视频看下来反复的絮叨他那几个方法,真的特别爱啰嗦,到处都是践行的痕迹),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体系,并得到了游刃有余的生活。
科学方法,反复践行,反复坚持,持续收获。
(我瞎编的slogan,这时请开始记笔记)
这套体系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近科学。
两大底层逻辑
Ali的学习方法里有两大逻辑,你看他视频里所有的脉络,都能回归到这两个学习逻辑中去。
第一逻辑:
Active Recall
可能你们在很多推荐闪卡的文章里都看过这个词组了,对,闪卡就是能践行Active Recall的方法(之一)。但Active Recall并不是只有闪卡这一个途径,它是一种学习思维,就是——学习任何知识,不管是新学还是复习,你都需要时时刻刻地主动去Recall(回想)它们!不是坐下来学习的时候才recall,是随时随地想起来就recall,激活你的大脑。
(记不记得儿童阅读圈子里推崇的“让孩子复述读过的故事”这个技能?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相信看过《认知天性》的朋友觉得这概念似曾相识了,是的,《认知天性》是把当今世界上现行最科学和值得推广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也包括Active Recall,即书中第二章——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也就是Ali小哥推崇的这本↓
检索,就是给记忆这条绳子打了结。…我们刚才还读过或听到的东西,有70%左右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忘却。改善我们学习方法的一大挑战就在于找到办法中断遗忘的过程。今天我们在实证研究中得知,练习检索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效果要远好于重复接触最初的资料。《认知天性》第二章
当第一次学习(读书or听课)的时候,大概能学会30%;如果你只是简单再抄一遍比如笔记或者再听一遍什么的,能达50%的样子;如果你对着抄一遍概念图也就是思维导图那类,跟再看一遍书也差不多效果;但如果你做Retrieval Practice,也就是提取练习(可以等同理解为active recall或者认知天性中提到的检索),那么效果可达到70%。
(verbatim test是逐字逐句的测验,inference test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再拓展一些推理测验)
打了结,“记忆蔓越莓”的项链就不会哗啦啦掉下来。打结的方法有很多,除了闪卡(注意:自己做的闪卡算active的,别人做好的那就是passive的被动学习了哦并不是很高效哦),还可以用向自己提问、给别人讲解、画张脑图、增加比喻或类比或场景来加强印象、写一篇文儿(正如我现在)等等任何可以让自己回想起来的方法进行学习。
第二逻辑:
Spaced Repetition
也就是“间隔重复”。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了,什么“遗忘曲线”什么艾斯浩宾记忆法,《认知天性》的第三章也有详细阐述。
在著名的Coursera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学会如何学习)中,详细介绍了这个方法。↓
↑即《认知天性》里强调的“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间隔练习使知识存储得更牢固。”Coursera网课中的芭芭拉·奥克利教授的书《学习之道》里面也有深入研究。
芭芭拉·奥克利教授的这个比喻是非常之恰当的:你不留时间给灰浆变干,给时间让突触链接的更紧密(关于突触的阐述的旧文),怎么能形成更结实的记忆之墙呢?
(Coursera课程的B站链接指路:av31961814)
我们来看看间隔复习的学习效果,第一个立柱是单纯第一遍读书时获得的知识,第二个是第一次回想之后的效果,第三柱是大量频繁重复的效果(等于白学),第四柱是间隔重复后的学习效果。
所以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想要学会新知识并且记牢进而运用如飞,原理上就这两点。
1、回溯式学习——目的:追求理解,学明白它!
背后的脑科学道理是:长新突触,与过往知识不断产生链接。
2、间隔复习——目的:长期记忆,忘不掉它!
背后脑科学道理:让突触之间更加紧密结实。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体内容了。下面是有用的废话、答疑、技巧部分。
反过来,Ali哥也提到了在写论文这类创造性的工作上,其实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两个重点:创造和回忆。
那么问题来了↓
· remembering和memorisation不一样吗?
他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用remembering而在创作过程中就用memorisation?其实如果只是知识点的呈现,那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脑中这两个记忆活动逻辑是本质性区别的。
Remembering是记住,通过间隔重复来让这些知识印在脑海里,变成长期记忆;而memorisation是回忆,把曾经记住的那些再次调出来整合复苏(他曾提过resuscitation training)。,也就是从记忆棒里取出来,用起来,整合的过程。其实就是逆向思维,相当于写入硬盘和在硬盘里找到合适里提取,也类似于你是刻录了电影还是自己演电影。
· 在memorisation这个阶段,脑图怎么用?
(上为Ali哥在写论文时画的脑图)
脑图在memorisation这样的整合阶段,起到的助力作用远远大于你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出于remembering的目的去画一份脑图。
所以Ali哥不建议大家在还没学明白的时候就去画概念图,更加不建议让本来没有总结能力(summarizing)的人浪费时间去学习画脑图来锻炼总结能力,概念图可以说是高度总结的成果,基层技能(不停地active recall和spaced repetition训练)还没有的话,反而是一种本末倒置。↓
· 哪些方法是不高效却常用的?
另一个误区就是那些低效的学习方法,比如重复阅读、高亮、做笔记,都是不建议的,可这种不建议不是盲目任何场景都反对使用,更多的是在成年人学习模式下学习系统大块知识(比如医学这类整块知识体系、比如备考注册建筑师雅思会计师金融师)时是相对低效的。
但要是针对不认字的孩子,当然要重复阅读来加强认字;但如果你是一个大人想看懂并记住一本书,重复阅读作用就不大。这些都是要根据场景具体分析其必要性,但无论什么场景active recall这种打结方式都是有效的,此处不赘述。
这里的学习的知识对象,大概特指学术学习的内容,至于是否适合音体美项目,我还没有深入研究。就我家娃自己的经验,至少学一点,隔几天再捡起来加强,比当天学很多遍效果要好得多。
那么知道了原理,我们来看Ali在践行各种学习之书时用的……↓
方法和技巧
→初学一部分知识后,要进行的工作是,自我提问、给自己阶段测验、大家互相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active recall。
→画思维导图、讲给别人听or做视频or写文章,都是非常有效的Active recall/Retrieval Practice/追溯式回想的方法。这是老生常谈啦,咱们活学活用就好。
→Ali哥重点推荐的可以将active recall和spaced repetition结合的技能是——利用Anki、Quizlet做知识卡片,做闪卡。
医学生爱用Anki,我们如果是帮孩子助力,其实不需要用,但如果有自鸡妈妈需要备考点什么,这个专门根据间隔重复原理设计的闪卡软件是非常强大的,特别是它的PC端。不过这软件很需要一番学习成本,有些人只当anki是个背单词软件那就太杀鸡用牛刀了。我自己还是更多用quizlet背背单词啥的,也是间隔重复形式的,感觉这俩在产品设计逻辑上跟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方面对接得更加融洽一些。
想要学习的妈友们,可以参考这些帖子。
高效学习神器:千呼万唤的Anki教程
Anki在数学、英语以及文科中的应用
→Ali哥以及过往那些学习经典书,都还提到的一点是利用分类、比喻、复兴训练等来提升记忆,让突触更有效连接,这篇文章就写不开了,他讲的也不透,以后再表。大家也可以参照这几本经典网红书(大部分微信读书里都有)↓
(以上都是很有干货的网红书,但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学习书推荐,以后我再八,因为还没读完)
→复习时间计划表要怎么做?
当当当当,这个计划表是Ali哥的高亮技术。
我们知道Anki这类软件可以帮助我们间隔复习,但他的提醒只是就内容提醒而已。时间计划表还是要自己做,传统的时间表是“今天我复习啥,具体时间是啥啥啥”↓
这么做的缺点是啥呢?
①它要求我们提前规划好未来的事情,那只要有一次没有按计划,就会很想摔桌,丧失成就感,可能从此落下进度再也赶不上。②再一个是在复习前计划,可能有些知识点你掌握的特别好,好到没有必要复习,另外一些知识点掌握得比想象中要差,可是缺跟其他知识点安排了同样的时间,就非常的不机动,无形中浪费了时间。③还有,即使计划你严格执行了,却还是不知道那一个单项自己学到了多深的程度,回顾的时候发现时间表很漂亮,却好像忘了自己是不是真把耗时了10个小时的线性代数第三章学会了?
所以Ali哥指出,学习应该是以任务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时间为导向,是以理解为追求的,不是为了炫耀时长!于是他的改变是,把要学习的具体任务列在第一列↓
然后什么时间学的就标注在后面。掌握得好的知识点,就标绿色,以后不碰了;掌握的不好的,就标红色,重点攻坚;还需要努力的标黄色,诸如此类。看到哪个内容好像落下了,就雨露均沾一下,每个女友都要照顾一下,最后,全都变成绿色的时候,会非常有成就感。
其实在我理解,就是把时间计划表改变为项目进度表……无论如何,简单改变,却很有效。
他的Google sheet就更像进度表了↓
除了备考,写论文也可以用同样的时间表来分解计划↓
→可能你还会产生的疑问是:Ali哥有自驱力啊,我没有咋办?这里他对不爱学数学的网友进行过答疑,他说,只有学的够多,才会产生更多的兴趣,起脚给油那个阶段,是需要硬推一下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技巧是让我们在起脚给油的时候更容易上路一些。
结语
总之,靠着这套学习方法,他学习成绩一直是学霸堆里的第一名,我觉得是十分具有借鉴性的。而且,Ali哥的日常生活也超有趣啊,弹琴、写歌、跟朋友一起学习、运动,还是个日本文化爱好者,整天zen zen地生活,有一种很适婚的既视感哈哈。不过,妈妈们不要着急按照阿里哥的学习体系给孩子们上套哈,大人自己先实践着吧。因为我们都还不足够了解孩子的学习秉性,不像Ali哥已经非常了解自己了,这需要慢慢去建立。
就像下面他的好朋友(下图左边那个可爱的亚裔小哥)说了一段特别好的话,大意是:“每个人有自己的环境,环境会促进/消减学习热情,你需要自己去打造和适应。而且我们每个人不一样,你需要pace yourself。”就我的生活经验来体会,真的,自我节奏感很重要啊!
无论如何,Ali哥的两大学习逻辑,是当今最具有坚实理论支持的学习技能,Active recall和Spaced repetition是值得我们反复体会和练习的,并且倘若能早日帮助孩子建立起来这些学习思维,对孩子来说肯定也是事半功倍的。
· Ali哥主页,About里面有他资源指路:www.aliabdaal.com
· 本文中推荐过的书:《学习之道》《人是如何学习的》《认知天性》
· 推荐过的视频b站指路:学会如何学习av31961814,部分Ali哥视频基本都来自于up主陆千与 av45066560/av43324552/av43100226
更多干货,欢迎关注桃姨和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