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07

【原文】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
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
【翻译】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97年)
楚怀王逃脱看守,被秦国人发现,封锁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路逃到了赵国,正逢赵主父外出在代郡,赵国官员不敢作主收留他。楚怀王又想逃奔魏国,却被秦国人追上,抓回秦国。
【解析】赵惠文王主内政,赵武灵王主外交军事。但是,赵主父在代真的是赵国不帮助楚怀王的原因么?真实原因是楚怀王已经丧失价值了。赵国能把楚怀王送回楚国么?楚顷襄王已经即位,楚怀王回国后权力要怎么分配,赵惠文王已经深受其害,知道送回楚怀王只会不利于赵楚邦交;同时,楚怀王从秦国逃出来的,接纳楚怀王还会得罪秦国,属于有百害而无一利。
【原文】鲁平公薨,子缗公贾立。
【解析】鲁国鲁平公去世,其子姬贾即位为鲁缗公。
【原文】十九年(乙丑、前296)
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翻译】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
楚怀王发病,死在秦国。秦国送回他的灵柩,楚国人见了都十分悲痛,像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各国诸侯因此也对秦国不满。
【解析】各国国君对秦国不满是因为秦国违背了国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担心自己日后也受其害,而不是同情楚王。楚国人悲痛楚怀王表明其并不是昏君,而是一个有为之君,使得楚国在其治下达到国力的巅峰。但是,楚怀王对内没有处理好楚国内部各家族之间的关系,对外没有处理好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导致楚国由盛转衰,四面受敌,自己只能去武关接受盟约,最终被秦国扣留。楚怀王病逝于秦也使楚秦邦交恶化。
【原文】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翻译】齐、韩、魏、赵、宋五国共同出兵攻打秦国,到了盐氏地方即行撤回。秦国把武遂归还韩国,把封陵归还魏国,以求和解。
【解析】《秦本纪》记载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但笔者认为这是秦国为了避免难堪,而增加了几个国家。当时,赵国不断进攻中山,纵然赵国有余力,中山也绝对没有能力进攻秦国。而且,赵国谋划着灭了中山,最好的策略就是中立,而非结怨诸侯。中山非大国,赵灭中山意图也很明显,不需要伐秦作为障眼法。宋国有一定可能落井下石,趁秦国势弱参与伐秦。秦楚交战,使得秦国不得不屯重兵于武关等秦楚边境,因而函谷关兵力不足,韩魏两国足可以对秦国占据上风。事实上,秦国也仅仅是给了两国城池求和。
【原文】赵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翻译】赵主父视察新获取的领土,离开代郡,向西在西河会见楼烦王,接受了他的部队。
【解析】赵武灵王不断收编少数民族,增强骑兵实力。
【原文】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韩襄王薨,子王咎立。
【翻译】魏国魏襄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昭王。
韩国韩襄王去世,其子韩咎即位为韩王。
【解析】国君更替,两国近几年很可能迎来外敌入侵。
【原文】二十年(丙寅、前295)
秦尉错伐魏襄城。
【翻译】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
秦国国尉司马错进攻魏国襄城。
【解析】襄城属于兵家要地,不断为秦楚韩魏争夺。魏国趁秦楚对抗期间,夺取了襄城。秦国则趁魏国国君新立再次进攻襄城。
【原文】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归,行赏,大赦,置酒,五日。
【翻译】赵主父与齐国、燕国联合灭掉中山国,把中山王迁到肤施居住。赵主父回来后,论功行赏,大赦罪人,设酒庆祝,全国欢宴五天。
【解析】利可共,而不可独。中山整个国家都位于赵国境内,然而赵国为了不招致诸国国的担忧与不满,联合齐国与燕国一起灭了中山。
【原文】赵主父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阳君。
【翻译】赵主父把长子赵章封到代,号称安阳君。
【解析】公子章本来是太子,赵武灵王因为宠爱美女吴娃而让幼子继位。随着对吴娃的怜爱减少,又对公子章心生愧疚,于是将代作为其封地。
【原文】安阳君素侈,心不服其弟。主父使田不礼相之。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阴谋。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难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而祸之所集也。子何不称疾毋出而传政于公子成,毋为祸梯,不亦可乎!”肥义曰:“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易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言已在前矣,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
【翻译】安阳君平素为人骄横,内心对弟弟立为王十分不服。赵主父派田不礼做他的国相。李兑对肥义说:“公子赵章身强力壮而怀有野心,党羽众多而贪欲极大,田不礼又残忍好杀,十分狂妄,两人互相勾结,必定会图谋不轨。小人有了野心,就要轻举妄动,他只看到想获取的利益,看不到带来的危害。一场灾难就在眼前了。你身居要职,权势很大,你将成为动乱的由头,灾祸也将集中在你身上。你何不称病不出,把朝政交给公子赵成去处理,免得被祸事牵连。这样不好吗!”肥义说:“当年赵主父把赵王嘱托给我,说:‘不要改变你的节操,不要改变你的志向,守一不二,至死不渝!’我再三拜谢承命并记录在案。现在如果怕田不礼加祸于我而忘掉当年的记录,就是莫大的背弃。俗话说崐:‘面对复生的死者,活着的人无需感到惭愧。’我要维护我的诺言,哪能光顾保全生命!你对我的建议是一片好心,但是我已有誓言在先,决不敢放弃!”李兑说:“好,你勉力而为吧!能见到你恐怕只有今年了。”说罢流泪而出。
【解析】安阳君长期跟在赵武灵王身边攻打中山,素有军功,又是嫡长子,对于弟弟继承王位心中本来就是不满的。赵武灵王本应该给其委派一个忠于赵国的辅相,劝其以国事为重;而不是田不礼这种自私的人(残忍好杀就是自私),田不礼为了个人利益也会不断鼓动公子章夺位。不满加自私,了解了两个人的性格,其未来的行为也就可以预判了。
肥义作为赵国重臣,不会参与储位之争。但是,新王已经即位,便只能忠于赵惠文王。这便使得夺位的人不得不除去他。若是谋身,肥义可以称病,待内乱结束无论谁即位都会继续重用他。可惜,肥义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原则与承诺。
【原文】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肥义谓信期曰:“公子章与田不礼声善而实恶,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出入不可以不备。自今以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以身先之,无故而后王可入也。”信期曰:“善。”
【翻译】李兑几次入见公子赵成,商议防备田不礼。肥义对信期说:“公子赵章与田不礼语言动听而本质凶恶,在内讨得主父的欢心,在外恣意施暴。他们一旦假借主父的命令来发动政变,是很容易得手的。现在我忧虑此事,已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强盗在身边出入不能不防!从此以后,有人奉主父命来召见赵王必须先见我的面,我将先前往,没有变故,赵王才能去。”信期说:“好。”
【解析】要夺位就必须创造出动手的机会,也就是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假借一个对方不得不照其意见办事的人,对于赵国而言就是最高权威赵武灵王。肥义选择了用自己排雷。
【原文】主父使惠文王朝群臣而自从旁窥之,见其长子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公子章于代。计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田不礼以其徒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是时惠文王少,成、兑专政。
【翻译】赵主父让赵惠文王朝见群臣,自己在旁边窥察,只见当哥哥的赵章反而俯首称臣,无精打采地听高高在上的弟弟赵何训示,心中有些不忍,于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在代郡称王,但这个计划还没有最后决定就搁置起来。赵主父和赵王出游沙丘,分别住在两个行宫里。赵章、田不礼乘机率领门徒作乱,他们假称赵主父的命令召见赵王,肥义先进去,被杀死。高信便与赵王一同抵抗。公子赵成与李兑从国都邯郸赶来,发动四邑的军队入宫镇压叛乱,杀死赵章及田不礼,处死全部党羽。公子赵成担任相国,称为安平君;李兑被任命为司寇。当时赵惠文王还年幼,政权都掌握在公子赵成、李兑手中。
【解析】如果赵武灵王真的将赵国一分为二,或许可以避免兄弟相残,但赵国实力大减则是不可避免的,当此乱世,赵武灵王最终还是搁置了。而公子章则趁机假借赵武灵王的命令想杀了赵惠文王。但赵惠文王已经有了防范,政变失败被杀。政变如此重大的事,对手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的。本应当假装不爱权力,声色犬马让对手逐渐放下戒心,才能一击得手。公子章的意图却早被人察觉,可谓既无谋略,也缺人才。
【原文】公子章之败也,往走主父;主父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公子章死,成、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之,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雀而食之。三月馀,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
【翻译】赵章败退的时候,逃到赵主父那里,赵主父开门接纳了他。公子赵成、李兑于是带兵包围了赵主父的行宫。杀死赵章后,公子赵成、李兑商议道:“我们为追杀赵章,竟包围了主父的行宫,如此大罪,要是撤兵回去,会被满门抄斩的!”于是又下令围住赵主父行宫,宣布:“宫中人晚出来的杀!”宫中的人听见命令全部逃出,赵主父想出来却不被准许,又得不到食物,只好捕捉幼鸟吃,三个多月后,他终于饿死在沙丘行宫中。直到赵主父确死无疑,赵国才向各国报告丧事。起初,赵主父定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他娶了美女吴娃,十分宠爱,曾经几年不出宫门。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去太子赵章,立赵何为太子。吴娃死后,赵主父对赵何的偏爱也逐渐减退,又可怜起原来的太子,想立两个王。他总是犹豫不决,所以引起了内乱。
【解析】赵武灵王接纳公子章,是处于父子之情想保其一命,而不是要帮其争权。公子赵成、李兑当时掌握赵国大权,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选择了包围赵武灵王行宫,逼其交出公子章。在他们包围行宫时,就已经想好了要借机杀死赵武灵王,甚至可能私下与赵惠文王达成了共识。否则,饿死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知道后难道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么。而且,赵武灵王行宫中的人逃走后,难道没有心腹去告诉赵惠文王和其他赵国大臣么,三个月依然无人来救,自然是大臣们有王命在身,不敢相救。
身为领导者,要尽量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而不能凭个人好恶行事。赵武灵王虽然推行了军事改革,但赵国仍然是人治而非法治,改革未深入制度层面,难以持久,这也就决定了赵国只能兴盛一时,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却能长期兴盛。
【原文】秦楼缓免相,魏冉代之。
【翻译】秦国罢免楼缓的丞相,由魏冉代任。
【解析】楚怀王死后,秦国也在调整其外交战略。尤其是魏赵进攻秦国,秦国不得不求和,使得秦与三晋矛盾激化。趁着楚国饥荒,秦国送给楚国五万石米。内部则重新重用楚系外戚魏冉。
【原文】二十一年(丁卯、前294)
秦败魏师于解。
【翻译】二十一年(丁卯,公元前294年)
秦国在解击败魏国军队。
【原文】二十二年(戊辰,前293)
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翻译】二十一年(戊辰,公元前293年)
韩国派大将公孙喜联合魏国攻打秦国。秦国穰侯把任左更之职的白起推荐给秦王,代替向寿统率秦军,结果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活捉公孙喜,夺取五座城。秦王便任命白起为国尉。
【解析】趁着韩魏国君新立,秦国攻打韩魏雪割地之耻。过了几年,韩魏开始反攻。白起在伊阙展示其军事才华,以少胜多大败韩魏联军,杀敌24万人,重创了韩魏两国。
【原文】秦王遗楚王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崐乐战!”楚王患之,乃复与秦和亲。
【翻译】秦王送信给楚王,写道:“楚国背叛了秦国,秦国将率领各国来讨伐楚国,希望你整顿好军队,我们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楚王十分恐惧,只好再与秦国修好结亲。
【解析】秦国大败韩魏联军,又不能继续进攻引来诸侯国合纵攻秦,便趁士气大盛之机,调转枪头攻打在外交上处于孤立状态的楚国。楚顷襄王只好主动求和。吴越争霸时,越国国破之后尚且能在勾践带领下东山再起,如果这次修好是忍辱负重倒也可以接受,可惜楚顷襄王不懂得重用贤臣,反而只能选择忘却父亲被劫持客死秦国的仇恨。
【原文】二十三年(己巳、前292)
楚襄王迎妇于秦。
【翻译】二十三年(己巳,公元前292年)
楚襄王从秦国迎娶新娘。
【原文】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雠!乌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善乎荀卿论之曰:“夫道,善用之则百里之地可以独立,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雠人役。”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翻译】臣司马光曰:秦国真是太不讲道理了,害死楚怀王又逼迫其子楚襄王;楚国也太不争气了,忍下杀父之仇而与敌人通婚!呜呼!楚国君王如果能坚持正确的治国之道,对臣下任用得人,秦国虽然强大,又怎能肆意欺凌它呢!荀况说得好:“治国之道,善于掌握则仅有百里方圆的地方也可以独立于天下,不善于掌握哪怕像楚国有六千里国土也只能被仇人所驱使。”所以君王不认真讲求治国之道,只一味制造声势,正是走向危亡的原因。
【解析】司马光意欲通过楚顷襄王向秦国屈服的故事,阐述治国之道的重要性。
【原文】秦魏冉谢病免,以客卿烛寿为丞相。
【翻译】秦国魏冉因病辞去职务,以客卿烛寿为丞相。
【解析】魏冉因病辞职,或是因为看出秦昭王想收回君权,选择了主动退让。
【原文】二十四年(庚午、前291)
秦伐韩,拔宛。
【翻译】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291年)
秦国进攻韩国,攻克宛。
【原文】秦烛寿免。魏冉复为丞相,封于穰与陶,谓之穰侯。又封公子于宛,公子悝于邓。
【翻译】秦国免去烛寿职务,魏冉再度出任丞相,受封穰、陶两地,称为穰侯。秦国又把宛封给公子,把邓封给公子悝。
【解析】秦国权力体系再分配,既重用昭王的亲信,又赏赐魏冉,是领导者的平衡术,以免引发楚系外戚不满。此时陶尚且属于宋国,是宋国被灭、五国攻齐后夺得再封给魏冉的。
【原文】二十五年(辛未、前290)
魏入河东地四百里、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翻译】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290年)
魏国把河东地方圆四百里、韩国把武遂地方圆二百里献给秦国。
【原文】魏芒卯始以诈见重。
【翻译】魏国芒卯以诈术开始受到重用。
【解析】诈术终归只是小道,却因此在魏国得到重用,可见魏王亲小人远贤臣。
【原文】二十六年(壬申、前289)
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
【翻译】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秦国派大良造白起、客卿司马错进攻魏国,抵达轵地,夺取大小城镇六十一座。
【解析】轵城镇,位于济源市区南部偏东一点。历史上,轵国故城始筑于春秋时期,属东周畿内地。韩景侯十七年(前409年),韩都由阳翟(今河南禹州)多次迁移。在此期间,轵城曾为韩国都城,进行过大规模营建,初步形成规模。后轵城又属魏国,据记载,魏惠王十三年(前358年),韩国使者计息出使魏国,经过谈判,魏国以鹿易轵。轵城经过魏国的经营,空前繁荣起来,特设盐铁官。《盐铁论·通有篇》载:”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秦国进攻各诸侯国,除了土地外,更重要的是获取资源,让国力强大。
【原文】二十七年(癸酉、前288)
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伐赵。苏代自燕来,齐王曰:“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愿王受之而勿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伐赵孰与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释帝以收天下之望,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楚、赵、梁、卫皆惧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谓以卑为尊也。”齐王从之,称帝二日而复归之。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复称王。
【翻译】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288年)
冬季,十月,秦王自称西帝,派使者建议齐王立为东帝,想约定两国共同进攻赵国。苏代从燕国前来,齐王便问他:“秦国派魏冉来劝我帝,你的意见如何?”苏代回答说:“我建议大王先予以接受,但暂时不称帝。秦王称帝后,天下如果不表示反对,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秦王 称帝如果遭到天下指责,大王就不再称帝,趁势收买天下人心,这是个大资本。况且进攻赵国与进攻有夏桀恶名的宋国,哪个有利呢?现在大王不如暂时放弃帝号以使天下归心,然后发兵讨伐‘桀宋’,征服宋国后,楚国、赵国、魏国、卫国都会恐崐惧臣服。这样,我们名义上尊重秦国而让天下去憎恨它,正是齐国反卑为尊的计策。”齐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只称帝两天便放弃了。十二月,吕礼从齐国到秦国,秦王也去掉帝号,仍旧称王。
【解析】赵国灭中山向北部扩张后,日益强大,成为除了秦、齐之外的第三强国。秦国要继续东进,就将面临来自赵国的压力。中山国在赵国境内,赵国与齐国因为共同灭中山国一事,矛盾更大。因而,秦国希望能引得齐赵相互征战。和以前诸侯国相王一样,其他诸侯国势弱,为了突出自己的强大,秦王想出了帝这个称号,并想和齐王一起称帝,免得独自承担各国不满。齐国的战略意图则是攻占经济繁华的宋国,为了让秦国独自承担风险,表面上答应称帝,但过了两天使者一走就放弃了。
【原文】秦攻赵,拔杜阳。
二十八年(甲戌、前287)
秦攻赵,拔新垣、曲阳。
【翻译】秦国攻打赵国,攻克杜阳。
二十八年(甲戌,公元前287年)
秦国攻打赵国,夺取新垣、曲阳。
【解析】《史记·魏世家》记载,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司马光有误。齐秦赵三国都存有私心,希望其他两国两败俱伤。赵国攻打齐国笔者预计是齐国占领的原中山国城池。秦国攻打赵国后,第二年趁赵国攻打齐国之际,转而攻打魏国。
【原文】二十九年 (乙亥、前286)
秦司马错击魏河内。魏献安邑以和,秦出其人归之魏。
【翻译】二十九年(乙亥,公元前286年)
秦国派司马错攻击魏国河内,魏国献出安邑求和,秦国将城内人民驱赶回魏国。
【解析】安邑是夏朝都城和魏国早期都城,属于战国时期的重镇。为了防止魏国人民日后反叛,秦国只要城池,把人都赶回了魏国,从秦国统治较久的河东地区迁人口到安邑。
【原文】秦败韩师于夏山。
【翻译】秦国在夏山打败韩国军队。
【解析】这支韩国军队笔者认为是去救援魏国的。
【原文】宋有雀山于城之陬。史占之曰:“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喜,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与齐、魏为敌国,乃愈自信其霸。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以示威服鬼神。为长夜之饮于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于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齐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温。
【翻译】宋国发生雀鸟在城边生下鹞鹰的怪事,太史卜了一卦,说:“吉利。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起兵灭掉滕国,攻占薛地,向东击败齐国,夺取五座城,向南战胜楚国,占地方圆三百里,向西打垮魏军,宋国一时成为可与齐国、魏国相匹敌的国家,宋康王对成就霸业更加自信。他想早日完成霸业,便射天鞭地,砍倒神坛后烧毁,以表示自己的声威可以镇慑鬼神。他在宫室中整夜饮酒,令室中的人齐声高呼万岁,大堂上的人闻声响应,堂下的人接着响应,门外的人又继续响应,以至于国中没有人敢不呼万岁。天下的人都咒骂他是“桀宋”。齐王趁机起兵征伐宋国,人民四下逃散,弃城不守。宋王只好逃往魏国,死于温地。
【解析】宋国虽然经过改革后国力有所增强,但却不知道低调发展国力军力,以弱示敌,反而四面出击,一方面损耗国力,一方面与魏、齐、楚交恶。魏、齐、楚必然是要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中的,只不过宋国毕竟是个中等国家,瓜分宋国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反应。譬如,根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国攻打宋国之初,秦国就表示反对,这将打破各国之间的平衡,使得齐国一家独大。苏代向秦王阐述齐灭宋的利害,一方面齐国强势将迫使楚魏寻求秦国的同盟,一方面齐秦可以合作进攻三晋与楚国。秦昭王同意齐国灭宋,其实是因为齐国攻打宋国消耗国力,且可以引发各国忧虑,从而创造机会联合各国攻齐。
【原文】三十年(丙子、前285)
秦王会楚王于宛,会赵王于中阳。
秦蒙武击齐,拔九城。
【翻译】三十年(丙子,公元前285年)
秦王与楚王在宛相会,与赵王在中阳相会。
秦国派蒙武攻击齐国,夺取九座城。
【解析】秦国为狠狠打击齐国做准备。一是战场上,齐军刚刚灭宋,士气正盛,秦军独自攻打齐国可以鼓舞其他国家军队的士气,使得他们敢于进攻齐国。二是外交上与其他国家会盟。根据《战国策?三国攻秦入函谷》,秦国曾割让河东三城让齐、魏、韩退兵(周赧王十七年)。《史记?秦本纪》记载,二十二年,蒙武伐齐。河东为九县。应该是秦国夺去了割让给齐国的河东一个城池,含9个城邑,也就是9个县。
【原文】齐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狐正议,斫之檀衢。陈举直言,杀之东闾。
【翻译】齐王灭掉宋国后十分骄傲,便向南侵入楚国,向西攻打赵、魏、韩国,想吞并东西二周,自立为天子。狐义正辞严地劝谏他,被斩首于檀台大路上。陈举直言不讳地劝止,被杀死在东门。
【解析】乐极生悲,泰极生否。顺境时如何令自己保持低调谦逊,逆境时如何让自己保持乐观进取,自古以来就是一大难题,是修心需要克服的障碍。齐国破燕灭宋后,国势空前高涨,于是不把诸侯放在眼中,居然四面树敌,这和当初魏惠王的做法完全一样。但齐国还有人劝诫齐王,只是齐王此时已经没法接受别人的意见了。任何组织都会遇到顺境,这个时候难道只能指望领导人明智么?对于个人而言,需要不断反思、提醒自己;对于组织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情绪性决策对组织造成巨大的损害,能充分征求各人的看法规避风险。不足之处就在于,谋不可众,天才终是少数,民主集中制很难做出非常独特有创造性的决策。因而,公司创业初期更需要创始人独断。
【原文】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以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翻译】燕昭王却日夜安抚教导百姓,使燕国更加富足,于是他与乐毅商议进攻齐国。乐毅说:“继承的是桓公称霸以来的基业,地广人多,我们独力攻打不易。大王一定要讨伐它,不如联合赵国及楚、魏三国。”燕王便派乐毅约定赵国,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诱秦国。各国苦于齐王的骄横暴虐,都争相赞成参加燕国的攻齐战争。
【解析】与齐王的骄横暴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燕昭王卧薪尝胆,矢志复仇。燕国这种低调发展的做法才是可取的,以致于齐国都不曾看燕国看成真正的对手。
为什么燕国认为进攻齐国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史记·乐毅列传》,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也就是说因为齐王内政引发齐国百姓不满,因而燕王认为可以攻打齐国。
用利益争取盟友是最好的做法,虽然秦国想削弱齐国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但是,要想让参与者完全享受不到攻打齐国的好处,他就未必能做到同心同德。正如在一个公司内,即使是拥有共同的理想目标,也要让大家分享公司成长的利益。
【原文】三十一年(丁丑、前284)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王悉国中之众以崐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王出走。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翻译】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284年)
燕王调动全部兵力,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国尉斯离率军队与韩、赵、魏联军也前来会合。赵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乐毅,乐毅统一指挥秦、魏、韩、赵大军发动进攻。齐王集中国内全部人力进行抵御,双方在济水西岸大战。齐国军队大败。乐毅便退回秦国、韩国军队,令魏国军队分兵进攻宋国旧地,布署赵国军队去收复河间。自己率领燕军,由北长驱直入齐国。剧辛劝说道:“齐国大,燕国小,依靠各国的帮助我们才打败齐军,应该及时地攻取边境城市充实燕国领土,这才是长久的利益。现在大军过城不攻,一味深入,既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能结下深怨,日后必定要后悔。”乐毅说:“齐王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与下属商议,又罢黜贤良人士,专门信任谀谄小人,政令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愤。现在齐国军队已溃不成军,如果我们乘胜追击,齐国百姓必然反叛,内部发生动乱,齐国就可以收拾了。如果不抓住时机,等到齐王痛改前非,体贴臣下而抚恤百姓,我们就难办了。”于是下令进军深入齐国。齐国果然大乱,失去常度,齐王出逃。乐毅率军进入齐都临淄,搜刮宝物和祭祀重器,运回燕国。燕王亲自到济水上游去慰劳军队,颁行奖赏,犒劳将士;燕王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留在齐国进攻其余未克的城市。
【解析】根据《史记·乐毅列传》,乐毅本是魏文侯大将乐羊后人,定居中山。赵灭中山后入赵国为臣,沙丘之乱后因赵武灵王被杀离开赵国去到魏国。但在魏国未得到重用,恰燕昭王诚心招揽贤才,于是以魏国使者身份到燕国一探究竟,并感知遇之恩而长留燕国为重臣。燕王决定伐齐后,派乐毅出使赵国会见赵惠文王,鉴于乐毅在赵国的经历所以将赵国相国大印交给乐毅,让其能统帅燕国和赵国军队。由于齐王无道,军队士气低落,虽然不像燕国迎接齐军那样,却也是一战击溃。
五国联军击溃齐军主力后,退回秦国、韩国军队,令魏国军队分兵进攻宋国旧地,布署赵国军队去收复河间,为什么各国会安心接受?首先,各国攻齐,对于后果都有自己的预判,各诸侯国有打算灭掉齐国么,齐国能被灭么?灭国不易!攻下城池容易,获得人民支持不易,一旦有外部力量支持原来的王族,就可能复国。中山国在被魏文侯灭了之后数十年复国;魏国城池被秦国攻占之后判断,以致于秦国不得不将魏人驱逐回国;齐国攻破燕国后,燕国人民反叛拥立燕王室复国。因而,各国的判断应当是齐国不会被燕国所灭。乐毅最多就是像齐国破燕那样攻破齐国首都临淄,然后班师回国。倘若燕国要强占齐国,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一方面各诸侯国会暗中甚至直接帮助齐国;一方面燕军分兵守城反而使得自己力量分散,使得齐军较容易绝地反击。乐毅虽是帅才,政治上却有所不足,对于齐国的判断不如剧辛准确。

【原文】齐王出亡之卫,卫君辟宫舍之,称臣而共具。齐王不逊,卫人侵之。齐王去奔邹、鲁,有骄色;邹、鲁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淖齿欲与燕分齐地,乃执王而数之曰:“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曰:“知之。”“嬴、博之间,地坼及泉,王知之乎?”曰:“知之。”“有人当阙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则闻其声,王知之乎?”曰:“知之。”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何得无诛!”遂弑王于鼓里。
【翻译】齐王出逃到卫国,卫国国君让出宫殿给他居住,向他称臣并供给日常用度。齐王却傲慢不逊,卫国人气愤地攻击他,齐王又出奔到邹、鲁国,仍旧面有骄色;邹、鲁两地闭门不纳,齐王又出奔莒地。楚国派淖齿率军前来救援齐王,被任命为齐相。淖齿却想与燕国瓜分齐国,于是抓住齐王数说他的罪过:“千乘、博昌之间的方圆几百里地,下血雨浸湿衣服,你齐王知道吗?”齐王回答:“知道。”“嬴、博之间,大地崩塌,泉水上涌,你齐王知道吗?”回答:“知道。”“有人堵着宫门哭泣,却不见人影,离开时又音响可闻,齐王你知道吗?”回答:“知道。”淖齿说:“天降血雨,是上天警告你;地崩泉涌,是大地警告你;人堵着宫门哭,是人心在警告你。天、地、人都警告,而你却不知改悔,你还想不死吗!”于是在鼓里这个地方将齐王处死。
【解析】各国军队分散,仅燕军长驱直入,使得齐王又生出了可以反败为胜的念头,甚至出逃时仍以大国自居,却不想自己正面临困境。虽然说,领导者要有领导者的气度,纵然落魄也不能过于卑微,要保持不卑不亢,但对于困境中帮助自己的卫国国君,保持一定尊重才能赢得对方尊重。毕竟没有谁有义务对你好。卫国国君纵然是期望齐国复国后能因此而对卫国更好,但齐王这个态度又怎么能让卫国看到希望呢!
楚军到底是攻齐,还是本意救齐看形势改变了主意?如果攻齐,燕国实力并不强,楚国不会担心燕国灭了齐国后再进攻楚国,甚至可以参与分一杯羹。如果救齐,则是与五国为敌,即使是齐王割地求救,又怎么比得上楚国自己出兵取呢,至少可以夺回齐国占领的失地,好的话甚至可以强占部分齐楚边境地区。因而,楚国不可能救齐,只可能是假借救齐的名义,减少进入齐国的阻力。
【原文】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翻译】荀况论之曰:国家,是天下最有力的工具;君主,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地位。如果用正确的法则掌握国家和君位,就是最大的安定,最大的光荣,成为聚集一切美善的源泉;如果不用正确的法则掌握国家和君位,就是最大的危险,最大的祸害,有它还不如没有它好;这种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即使君主想做一个平民百姓也是不可能的了,齐愍王和宋康王就这样的人。所以,君主处在天下最有权势的位置,但是,他不能自行安定,如果要使天下安定,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治国法则。
所以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解析】司马光在此处借用了《荀子·王霸》阐述其推崇的治国之道,原文为:“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 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愍、宋献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势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
【原文】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响之者,则举崐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基定也。基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故曰:以国济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翻译】用礼义来治理国家,而不用别的东西去危害它,仁义的人决不会为了得到天下,而做一件不合乎礼义的事,处死一个无罪的人。他对礼义像磐石那样坚定不移,并用来约束自己的思想,把国家治理好。与他一道从事政治的人,都遵循礼义;颁布的国家法律条文,都严格遵循礼义的规定;他率领群臣急切追求的目标,都是与礼义相一致的。这样,由于道义,臣民就会敬仰他们的君主,那么基础也就得以巩固了。基础得到巩固,国家也就会获得安定,国家得以安定,天下也就得以平定。所以,用国家行使道义,名声很快就会显赫于天下,商汤王和周武王就是这样的人。这就是说人们遵循礼义可以称王天下。
【解析】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前几篇之后,借用《荀子·王霸》再度提倡君主用礼义治理天下。
【原文】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具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翻译】虽然德行没有尽善尽美,道义还没有完全具备,但是治理天下的条件基本具备了,惩罚、奖赏、禁止的、允许的,都能取信于天下,臣民都清楚地知道可以相信君主。政令已经颁布,虽然可能成功,可能失败,仍然不失信于百姓;盟约已经签定,虽然有利有害,但不失信于盟国。如果这样,就能兵力强大,城池坚固,敌对的国家就会害怕;全国上下一致不失信用,盟国就会信赖,即使地处偏远,它的威名也能震动天下。春秋五霸就是这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确立信用就能称霸诸侯。
【原文】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翻译】用功利来约束国人,不致力于张扬本国正义、坚守信用,而只是惟利是图,对内欺诈人民以追求小利;对外欺诈盟国以追求大利,对内不治理好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却总是希望占有别人的东西。这样一来,那么臣民就没有不用诈骗之心对待自己君主的。君主欺诈臣民,臣民欺诈君主,这样国家就会分崩离析。这样一来,敌国就会轻视它,盟国就会怀疑它,天天玩弄阴谋,国家就不免陷于危弱,甚至遭到灭亡,齐闵王、孟尝君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治理强大的齐国,不修治礼义,不实行政治教化,不用来统一天下,而是不断地以勾结别国、向外扩张。所以齐国强盛,向南足以攻陷楚国,向西足以屈服秦国,向北足以打败燕国,在中原足以攻取宋国。但当燕赵联军攻打攻打齐国的时候,就如同振摇枯树一般容易,而他们也身死国亡,成为天下的奇耻大辱,后代人讲到恶果,就把齐国作为例证!这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他们不遵循礼义,一味玩弄权术阴谋的结果啊。
以上三种情形,英明的君主应当慎重选择,而仁人一定要弄明白。善于选择策略的人能制服别人,不善于选择策略的人就会受制于人。
【解析】内政外交不可偏废。齐国被燕赵联军攻破固然是因为齐王后期内政失修,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但是,若是处于大争之世,只想人民富足,不建设强有力的军队,并通过外交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式,等其他对手土地不断扩大时,也将因武力不足而遭受厄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