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周末,去看桃花。
去年春天,偶尔从一条山路经过,看到山腰麦地之间落着几朵云霞,云蒸霞蔚。猛然想起“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这句诗来,于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回味默念,呆呆地看。那个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恍惚若神游仙境一般。
好羡慕桃花掩仰处的那户人家。可是,身处其中的主人,可能并不知道我在对岸心驰神往。生活常常是这样,你过腻了的日常,却是他人仰望的幸福。
又是一年了。那片桃花,还在原地等我吗?
春来百花开。红梅老辣,迎春热烈,樱桃素雅,杏花娇羞。比起这些,桃花只可用艳丽来形容。这“艳丽”二字,形容桃花最为贴切,仿佛专门为桃花而造,不信,你用在梅花、樱桃、杏花身上,瞬间就觉得拗口,违和感就来了。
艳,从丰,从色,本意指丰大而有色彩,是色彩鲜明的意思。《玉台新咏》里焦仲卿他老妈为了劝说儿子休了刘兰芝,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东边人家有个贤惠的女子,身段苗条,是全城最漂亮的。一个“艳”字,让人生无限遐想。估计这女子一出场,三千佳丽顿时黯然失色了。
丽,从鹿,丽声,好看、漂亮的意思。古人认为鹿是最好看的动物,比羊还美,于是有了“丽”字。现在我们称美貌的女子为“丽人”,夸奖美女好看,说人家“天生丽质”。白居易描绘杨玉环,说“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杜工部在七言乐府诗《丽人行》中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什么样的人算是丽人呢?他接下来形容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给出了“丽人”五要素:姿态要浓艳、神气要高远、性情要淑美不做作,皮肤要细嫩光滑,身材要匀称适中。
这简直可以当做世界小姐的选美标准了。
桃花兼有艳、丽二字,可见她不仅色彩鲜明,而且漂亮好看。《诗经·国风·周南》之《桃夭》,开篇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天到来,鲜嫩的桃树茂密繁盛,开满了鲜艳粉红色的花。古人选字的功夫实在高明,“灼灼”二字,很有穿透力,非此不足以形容桃花盛开时那种能够灼伤你眼球的美。时隔几千年,我仍然认为再没有比这个更恰当的词了。《桃夭》是一首送新嫁娘时所唱的歌,用柔嫩鲜艳的桃花,联想到年轻貌美的新娘。能娶到美貌的像红灿灿的桃花一样的姑娘,新郎一家怎么能不和顺美满呢?
可见,最初用桃花比如女子,是很褒义的。唐崔护有“人面桃花”的佳句,当年春风中盛开的桃花和妩媚艳丽的女子,相互辉映,怎能不使诗人心神荡漾、情摇意夺呢?可是时过事迁,今日重访,已是物是人非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桃花依然开的热烈,可美人却不可再见,怎不让人心生怅惘!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在中国古代,桃花是春天的代名词,是长寿的象征,也是美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象征。现在一说到“桃花运”,似乎就想到了“红杏出墙”,就想到了花心和婚外恋,其实,“桃花”并非贬义。所谓交桃花运,是指某人异性缘好,人也风流倜傥,在艺术领域表现出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一个“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界,也是一个令人神往、千古不朽的理想之境。汪伦在桃花潭踏歌送别大诗人李白,让后者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刘关张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三个须眉大汉,偏偏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为何?我想,一是这三人恰好相遇在了桃花盛开的时节,二是恰好张飞家后院有一片桃林,这第三嘛,这三个光棍也是想走 桃 花 运 了不是?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赋予桃花美好寓意的是文人,贬低桃花的还是这些文人。杜甫有“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的名句,把桃花与轻薄画上了等号,从此桃花就有了轻浮不正经、轻佻放荡的味道。可实际上,有哪个花瓣能够自重到不随水漂流呢?
一树桃花一树诗。千百年来,人们并不因为文人那支笔而改变自己对于桃花的喜爱。重要的是,在这个美好的春天,走出去,寻一处桃林,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赏,愉悦,喜欢就好。
不过,提前声明,无论你在桃园结义了也好,遇见了“人面”也好,因看桃花而走了桃花运也好,统统,都与我毫无关系。
Ok
注: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 THE END——
闲着也是闲着,顺手一扫,我就归你了
名句分享:
在没有任何人相信你的时候,你的任何努力都会为自己加分! ——阿里纳斯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评论与分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