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为光明,焯指透彻,志作记录。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昭焯志]关注,看见人文,社会,教育万花筒。
引言
在大学专业课的第一周,我都会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四棵树(四つのき)。
在某个地方有一个D树,本来正在茁壮成长,但有一天晚上雷电交加,树被劈成了两半,第二天就干枯死掉了。
其他旁边的树看到了这一幕纷纷瑟瑟发抖,思索着怎样才能够抵御这些未知的可怕因素。
A树说:我要成为一颗树干特别粗,枝叶特别茂盛的强壮的树,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
B树说:我要成为如同柳树那样的柔软的树,遇到风吹雨打可以灵活应对,不易折断。
C树说:我要和许多树在一起组成一片小森林,遇到危险情况我们有集体的力量不至于团灭。
这三棵树说着的时候,远方的已经死掉的D树,在它的上面已经长出了新芽,新的生命开始了。
故事讲完后我都会问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哪一种树?
其实这个故事来自于日本的恢复力教育(Resilience Education)教材中的一个故事(国内可能叫抗挫折教育),便是通过这四棵树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人生中的未知和艰难,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
关于恢复力教育(Resilience Education),以后也会找机会慢慢跟大家说,今天要说的是“你想成为哪一种树”的问题,即选择的问题。而这个选择,便牵扯到今天所要讲述的一个理论—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的由来
价值澄清(Value Clarification)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就已经出现,但二战后,它才逐渐成型。
二战结束以后,受西方社会反法西斯浪潮和民主文化运动高涨的影响,美国人民开始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空前提高,使得巨大的财富骤然出现在人民面前。这一系列的影响冲击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发生混乱。
复杂多变的社会也使得当时美国的儿童难以适应。昔日宗教伦理影响所形成的的勤俭节约、认真工作、积累财富、创造自己未来的精神,逐渐被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所代替。但学校教育似乎还没有能够跟得上节奏,使得缺乏价值观指导的儿童出现焦虑、冷漠、爱幻想以及惶恐不安等心理障碍。
而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采用道德说教和榜样的方法,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价值观认同问题。比如说,学校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传授一套固有价值观,但儿童在学校外却看到了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因此,传统的说教方式会引起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怀疑。单调的价值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美国人的内在价值需求。
由此,在传统社会价值观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转型的过程中,价值澄清理论也应运而生了。
价值澄清理论是?
首先,价值澄清学派中并没有一个单独的倡导者或者发起人。人们一般认为美国纽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路易斯拉思斯(Louis Raths)、梅里尔哈明(M.Harmin)和悉尼西蒙(S.Simon)在1966年合著的一本一名叫《价值与教学》中系统阐述了价值澄清的理论以及方法。这本书也标志着价值澄清学派的创立。价值澄清理论也是在杜威、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所构建出来的。
价值澄清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两种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假设是当代社会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 而这些价值观念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种假设是在当代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念。
从这两个假设出发,路易斯等人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应找到一种不受各种各样具体的道德规范乃至道德原则制约的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发展形成模式。
价值澄清理论中,核心概念便是“价值”和“澄清”。与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价值”相比,价值澄清理论中的价值主要是指个人的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喜欢的事物等等。价值澄清理论的学者认为,价值源于经验,而经验往往又是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因此,价值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而价值澄清理论所要澄清的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自己的价值。
一般来说价值是代表当代社会的特征,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能够体现社会主流追求和主导方向的价值。但价值澄清理论的学者路易斯等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选择、珍视和行动这一明智的过程来形成价值。
此外,路易斯等人认为,任何事物想要成为一种“价值”,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阶段七个标准,分别是:
1,选择。包括“自由的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进行选择”、“对每一种可能的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做出选择”。
2,珍视。包括“珍视自己的选择”、“确认并且乐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包括“把选择付诸行动”、“重复这种行动”。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七个标准,从而使之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路易斯等人认为,通过以上价值形成的阶段与过程,将有助于儿童形成自我意识,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清楚自己价值观的取向及其原因,而该意识的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澄清的过程。
在价值澄清理论的实践操作中,路易斯等人还提出了10条准则:
1对学生完全地尊重,不应有任何说教、灌输、批评或个人评价
2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反思自己的行为
3澄清过程中学生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因为我们重视的是启发思考的过程。学生当然也有自由选择回答或不回答
4价值澄清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奢望立竿见影
5话题应来源于生活,不宜过大,应尽量贴近生活
6讨论要想有实效,就必须针对个人。虽然大家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效果还是要靠个人的思考
7讨论时间不易过长,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8教师不必对每个学生所说和所做的都做出反应,教师也可以自由选择
9澄清反应都是针对与情感、态度、信念、目的等没有“正确”答 案的情境有关的问题进行的,诱导学生趋向一个“正 确”的答案是错误的
10澄清反应没有一个必须要 遵守的机械的格式,应该在老师指导下灵活运用
价值澄清的影响和评价
在20世纪70年代,价值澄清理论在西方道德教育领域广为流行,1975 年 胡 佛 研 究 所(Hoover Institution)的一项调查表明,数以千计的学校教学大纲都应用了这种方法,并指出有 10 个州已正式把此法作为道德教育规划的一个典范加以推广。在日本,价值澄清理论也在德育领域备受推崇。
确实,价值澄清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针对性,由于是根据西方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还注重生活化和实践性。其“价值观不是某种不变的教条。而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上的一种人生指南”,符合了当下人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但价值澄清理论也有它的局限。它过分强调一个人的经验与喜好导致的结果便是另一种形式的放任自流;以及,它认为传统价值观理所当然却不加以重视。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价值澄清也遭到了广泛的批评。甚至有的学者批评价值澄清理论本身就是在灌输某种根本的价值观。
21世纪的价值澄清理论的许多学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各自学派成长的同时也许都将面临的共同挑战,比如教授、示范、构建世界和人类未来的所需的品德特质、道德德性、公民价值观以及能够承担责任的自我疏导。
回到价值澄清理论,不可否认获得价值的过程比获得怎样的价值更为重要,而我们却常常忽略这样的过程。价值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灌输特定的价值观,而是在于帮助他们掌握获得价值观的方法。价值澄清理论所说的“能力”和“方法”,不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而是一种通过事实及其认识形成价值观念的能力和方法,即思想意识的“内化”和 “外 化”的能力和方法。从这一点来说,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霍华德柯申鲍姆,从价值澄清到品格教育:个人的历程,学术研究,2019
姚俊红,价值澄清教育流派书评,外国教育研究,2014
赵野田,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10
客洪刚,“价值澄清”的理想教育意蕴,外国教育研究,2011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立刻删除)请扫右边二维码欢迎成为
昭焯志的读者
建立在个人经验上的一种人生指南-浅谈价值澄清理论
相关推荐
- 社会交往概念 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交往理论是什么 社会交往概念界定
- 托帕石的种类分为哪几种(托帕石的种类有哪些) 托帕石 价值
- 心理学理论有哪些内容(心理方面的理论)
-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可兼得(商品具有什么价值)
- 白水晶的特点与保养方法分享 白水晶的价值
- 错版人民币交易网(真正的错版币价值多少)
- 陶罐的价值在哪里?(陶罐图片大全)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生需求的五个层次图)
- 长镜头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长镜头理论谁提出的
- 科三理论考试技巧视频 科三理论考试技巧和方法
- 筹码理论与实战技巧 筹码理论的缺陷弊端
-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 六度原理是什么意思 六度理论是什么意思
- 一分钟读懂mmt现代货币理论 mmt现代货币理论知乎
- 以用户为中心是什么理论 以用户为中心是什么样子的
- 三个强度理论是什么 三个强度理论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