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其运行离不开庞大的官僚机构,而官僚机构的核心是人才,如何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大的臣民中,选拔人才,培养成政治精英,参与到国家政治活动中来,一直是宪制最根本的问题。
从周以降,人才选拔的方式经历了:分封-推举-察举-科举 这么几个阶段,这是一个把选拔人才的权利逐渐向中央收拢的过程。
分封是把政治红利局部整体让渡出去,不光包括土地、庶民,当然也包括人才选拔的权利,分封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快会造成分裂和割据,而且速度不可逆,项羽短暂掌有天下的时候就是搞得分封,刘邦不用几年,就重新cover了。
至汉行推举,即由各郡、国按照本郡国的人口比例向朝廷举荐人才,这是自下而上的,还有由丞相和列侯等高官举荐的本地优秀人才,这是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的权利在郡、国、高官。这种方式显而易见的会为门阀世族操纵,“四世三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后在三国魏创九品中正制,即察举,由朝廷任命的官员,在当地查访本地的读书人,从世家、人品和才能三个方面给当地读书人定出品级,形式上讲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回中央,但这样的由人的主观判断来评判人才的方式,必然造成的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人才选拔的权利被世家大族垄断。
至隋,改为科举,这个都熟,一张考卷定终身,某种意义来说,高考就是科举制的延伸。
而这四种方式的演进背后,是有其科技条件的背景因素决定的。知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采用什么样的人才选拔方式。
实施分封制的周朝,知识传播靠铸鼎,文字刻在鼎上,只有正式得到分封建国的侯,才有资格得到鼎或铸鼎。“宅兹中国”这四个字最早的由来,就是出现在商代的铜鼎上。
这基本谈不上知识的传播可言,文字亦处在图画式的原始形态。只有一国之侯及其家族家臣,有可能接触到文字,获得知识。
后到东周,出现了竹简这种用以记述文字的方式,知识传播一下子就简化了很多,也经济了很多。也就迎来了思想爆发,百家争鸣的那个阶段,我们的历史才正式进入了有文字记述的阶段。由于牛耕铁器的应用,整体社会的经济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这也正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公、王能搞事情,打来打去的基础原因。
然而竹简依然是极困难和成本极高的知识传播方式,所以一直从秦汉到魏晋,只能实行推举察举制的原因也是因为知识被门阀世族给垄断,普通庶民是即接触不到文字,也负担不起读书这样奢侈的行为,在汉代基本上是只要能识字的人,国家都欢迎你出来做官,所以官僚整体被门阀世族把持操纵这是必然也是无奈。
虽然东汉蔡伦造出了纸,但纸的生产也依然是相当昂贵的,直到经过魏晋,造纸术得到改进和普及,让知识传播和获取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才给了普通人接触到文字和知识的可能。
一直到了唐朝,纸依然是相当稀少和贵的,“洛阳纸贵”说的就是唐朝,但好歹纸是普及开来了的,这才让全天下的普通人都有可能接触到知识,也才让政府有了绕过门阀世族,从广大庶民中选拔人才的可能,“天下人才尽入吾彀中”。
所以不是秦汉时期的统治者想不到科举这样的制度,而是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直到宋朝印刷术得到很大的发展,民间印刷行为的广泛兴起,让知识的传播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大面积,制度化,标准化的科举制,才算是在中国全面铺开,绵延千年。
而科举制,在宋元明清都有不同的规则,科举制最重要的核心是均衡,并不是要把全天下的人才都选出来,而是怎样平衡人才的分配比例。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文化水平差异巨大,总的来说,南方强于北方,如果人才选拔只考虑唯才是举,那就会造成严重的地域失衡。
宋是偏安政权,范围较小,取士的地域差异还没有明显的凸显出来,宋代的重点是明确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确定考试内容和范围,这就是在制度层面上做到了普遍的公平。
元政府比较另类,是个坚持在制度上不肯融入儒家文化的政权,元代的科举取士,蒙人和汉人的比例差异巨大,元代汉人想做个官那是千难万难的,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努力借此来确保蒙古人对统治权的掌控。
而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有感于元朝的这种不公平,明初的科举考试,明确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结果就造成,那年录取的52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朱元璋派人调查,没有舞弊嫌疑。北方最优秀考生的答卷也远不如许多南方落榜的考生。这就是有名的‘南北榜之争’。本来呢,朱元璋说,让主考官活活稀泥,从北方考生里挑几个出来,平复一下北方读书人的不平之气算了,但谁知道这个主考官刚正不阿,即确立了规则,人人平等,就不能公然徇私。
皇帝的面子也不给。朱元璋最后没办法,把主考官和调查官和那届状元都给杀了,第二年一口气亲自阅卷,录取了61名进士,全是北方人。
付出了这么惨痛的教训,从那以后,科举考试选拔就分:“南、北、中”三个榜,录取比例分别是55%、35%和10%。而这个“中”包括的是朱元璋老家附近的几个地区(合肥、凤阳、滁州、和县等地)和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这四个省,合在一起,是为“中区”,这样划分的用意并不是朱元璋要给自己老家的学子们开后门,而恰恰是为了达到最和谐的平衡,安徽自古是文化大省,科举考试出的人才安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天下英才九出江南”,所以无论把安徽划到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引起双方矛盾的激化,所以干脆单立一区,顺便划拉上那四个当时还是世袭土司的少数民族政权,一边科举,一边改土归流,将那四省逐步纳入正规的行政区划和管理,就是今天的高考,全国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也是国家控制的,也是出于平衡取才的考虑。
到清代这一科举选拔的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末科举制废除,而清代更有一种独立于科举制之外的人才选拔方式,那就是“八旗包衣”,满族官员有极大一部分都是出身包衣,也就是皇室亲近的家奴,以此来平衡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单一方法,形成制衡,让皇帝在科举制之外找到一些可供使用的,绝对忠心的人员充任官员,这比无论是汉代的外戚、太监,明代的特务(也基本上是太监)都更为合理和温和。
读书笔记-大国宪制(八)
相关推荐
- 二年级的读书笔记怎么写50个字(15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 读书笔记二年级怎么写读书笔记(二年级读书心得体会100字8篇)
- 附近的土特产专卖店(甘肃土特产大全干货)
- 英语读书笔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 大卫科波菲尔,每10章的读书笔记 大卫科波菲尔10-20章读书笔记
- 《朝花夕拾》狗猫鼠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狗猫鼠读书笔记摘抄
-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
- 八大名著读书笔记大全 八大名著读书笔记摘抄
-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想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摘抄感悟
- 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 读书笔记格式怎么写
- 90年代新型大国关系主要特征是什么 90年代新型大国关系主要特征有哪些
- 西游记,读书笔记20篇(小学生西游记读书笔记20篇)
- 小学生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图片(语文读书笔记怎么写)
- 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什么 修昔底德陷阱是谁提出的
- 小王子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英语 小王子的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 迪拜为什么那么有钱却没有战争 迪拜为什么那么有钱美国不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