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考语文
诺奖得主那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化学奖篇1套着马车送牛奶的“牧场化学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因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荣膺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首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深冬清晨,德国柏林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一辆马车疾驶而过。赶马车的人50来岁,在自己的牧场养了许多奶牛,多年来一直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风雨无阻,准时不误,人们早已熟悉了这位送奶人。但有一天早上,当他们打开当天的报纸时,一行引人注目的文字映入眼帘:“范托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整个版面刊登了一位女画家给送奶工画的素描像。就这样,送奶工范托夫和化学家范托夫在人们心中合二为一,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牧场化学家”——因为当时从事化学研究的人,还要兼职其他工作才能够维持生活,所以,范托夫才做送奶工。尽管范托夫每天早上的任务就是给附近的居民送牛奶,但他心里惦记的,永远是他的实验!早在上中学时,他就对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感兴趣,他常常设法从父母那里要钱购买各种仪器来从事自己的“小实验”。长大后,他把化学当成自己理想的栖居地,长途跋涉,拜师学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奔波。正因为他不懈追求,诺贝尔奖最终才会青睐于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范托夫仍旧一边埋头科研,一边兼职经营农场,每天清晨仍和以往一样为人们送鲜奶。点评:《荀子》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范托夫排除万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荣誉就像玩具”:镭的“母亲”玛丽·居里(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荣膺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1903年,玛丽·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人,其一生获奖无数,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者荣誉上尽情享受,但她淡泊名利,以献身科学为荣。发明元素铀后,她和丈夫主动放弃申请专利——抛弃了一大笔财富。一战爆发后,她把诺贝尔奖奖金无偿捐献出来,奖章则送给女儿当玩具。有一次,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点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诸葛亮也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因为居里夫人不为名利所累,所以,才能心无旁骛地攀登科学的一座座高峰。3“你什么时间思考呢?”:欧内斯特·卢瑟福(因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而荣膺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卢瑟福的父亲是一位特别喜欢思考的农民,他也鼓励卢瑟福动脑筋思考问题,在父亲的不断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卢瑟福也养成了爱动脑的好习惯。一天深夜,卢瑟福像平常一样去实验室巡查,他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做实验,就问:“你上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做实验。”“下午呢?”学生又答:“做实验。”卢瑟福不由得提高了声调:“那么晚上呢?”学生回答:“也是在做实验。”学生满以为自己的回答能得到老师的夸奖,没想到卢瑟福严厉地批评道:“你整天忙于做实验,那么什么时间思考呢?”点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不管在学业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成为一个热爱思考、积极思考的人,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4 失败的体育运动员:弗里茨·普雷格尔(因发明了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微量分析的方法而荣膺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普雷格尔上小学时成绩平平,唯一的爱好就是体育运动,他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体育运动员。他平时学习不积极,临近期末或升级考试时,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加紧温习功课,他仍然在操场上玩球,不到汗流浃背决不罢休,因此,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好。15岁时,他考入体育学校专攻体育,3年后毕业。随后,他连接两次参加全国运动会,结果却名落孙山,他的运动员之梦也因此彻底破灭。但他并未一蹶不振,而是果断决定,从头学起,走出一条新路。随后,经过一年发奋苦读,他考上大学开始攻读医科。在往后的岁月后,他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并最终发明了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微量分析的方法。尽管普瑞格专门学过体育,但由于他后来夜以继日地工作,导致体质逐渐下降,61岁就离开了人世。点评:俗话说:好饭不怕晚,良缘不怕迟!普雷格尔的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起步也晚,但他认定了一个方向,就靠着顽强的意志,努力拼搏,以学无止境的精神不断钻研,最终取得了成功。5“答案至少要求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理查德·席格蒙迪(因在胶体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发明超显微镜而荣膺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席格蒙迪有一对非常敏锐的浅蓝色眼睛,但听觉却特别差。如果人们说话的声音不够高,他就可能完全听不见。这是他生理上的一大缺陷,但对他却有独特的益处。每当他用心沉思时,即便人们在他旁边高声说笑,他也置若罔闻,这也使他养成了认真的习惯。他从小就特别认真,从不马虎了事,衣服上哪怕有一点小污渍,他都不会放过,非脱下来洗掉不可,在学习上更是认真刻苦。据席格蒙迪的学生们说,在他的话语里,从来没有用过“大概”这一类字眼,他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也从不做似是而非的表示,他认为科学研究就应该是就是,非就非。他常告诫后辈:“在科学里没有差不多,我希望你们无论做什么实验,答案至少要求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数。”点评:欧洲有谚语所云:认真是成功的秘决,粗心是失败的伴侣。一个能让认真成为一种工作习惯的人,干事创业必定也能事举功成。6 17岁失去左臂的化学家: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由于发现了酶可以结晶而荣膺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17岁那年,萨姆纳因打猎发生意外,失去了左臂。从此,他开始尝试用右手去做每一件事,他坚持打网球,滑雪溜冰,进行各种耐力训练,以磨练意志,增强身体素质,最后以坚强的意志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的学业。毕业后,萨姆纳申请成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奥托·福林的学生,当独臂萨姆纳出现在福林面前时,福林特别惊讶。眼前这位年轻人尽管有理想有学识,但少了一条胳膊,想在化学方面有所成就,困难太大。因此,他婉转地表示:“我想,你还是改学法律吧,因为……”但萨姆纳毫无退意,他斩钉截铁地对福林表示:“不,我一定要攻读生物化学,我主意已定,福林教授,请答应我的请求,我不会让你失望的。”福林最终留下了萨姆纳,萨姆纳也的确没有让福林失望,在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点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谁的一生又没有受过刻骨铭心的意外打击呢?《神雕侠侣》中杨过因为失去右臂而苦练玄铁重剑,功力大增,成一代大侠。萨纳姆也在失去自己的左臂后,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自己热爱的化学专业,终成一代大师。7 因偏科曾被麻省理工学院开除的“现代有机合成之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因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荣膺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1933年,16岁的伍德沃德考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由于他实在太爱化学,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化学,以至于1年后,除了化学,其他科目都挂了科。学校也二话不说,就把伍德沃德开除了。但这可急坏了MIT化学系的各位大佬们——伍德沃德可是他们见过最有化学天赋的学生!于是,这些大佬给校长写了一封联名信,希望能留下这个天赋异禀的学生。第二年,18岁的伍德沃德重新回到了MIT的校园,从此他的化学人生仿佛开了挂一般:一年后获学士学位;20岁获得博士学位——普通人要读6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他1年就拿到了。博士毕业后,伍德沃德前往哈佛大学执教。于是,哈佛大学出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一位20岁的讲师在讲台上给22、23岁的学生们上课!伍德沃德在化学科研之路上一路狂奔!1945-1947年间,伍德沃德合成了奎宁、胆固醇、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和利血平、叶绿素、羊毛甾醇、维生素B等……他仿佛施魔法一般:一大堆之前只能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化合物在他的实验室里诞生。。。1965年,陪跑了131次——获得过131次诺贝尔奖提名的伍德沃德终于因为在合成化学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摘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点评:梁启超在《读书分月课程》中指出: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在伍德沃德身上,我们看到了专注的巨大力量。伍德沃德从小即醉心于化学,上小学、中学就已经开始自学化学,即便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都没有停止继续攀登的脚步,经过近千个复杂的有机合成实验、11年时间,他和同事最终合成出维生素B12,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化学事业。8 外国版“凿壁借光”:赫伯特·查尔斯·布朗(因在有机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荣膺1979年诺贝尔化学)布朗小时候跟着家人在美国芝加哥的贫民区定居,生活极为贫困,但他学习特别刻苦。布朗家里很穷,晚上一般不开灯,他常常因为晚上没灯无法学习而苦恼,他觉得晚饭后到睡觉之前这段宝贵时间不学习太浪费了。有一天晚上,布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无意中他看从窗口向外张望,远处的一盏路灯让他茅塞顿开:有了,我可以在那张路灯下看书。从此,布朗每天晚上都要坐在那盏路灯下学习看书。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屋漏偏逢连夜雨!布朗14岁那年,父亲因劳累过度离开人世,为了养家糊口,布朗不得不中途辍学,边工作边学习。生活的艰难困苦并没有打败他,相反,他战胜了重重困难,不断努力,并最终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在逆境中摸爬滚打多年,布朗一直对这段艰苦的经历念念不忘,他十分珍惜这笔精神财富。点评: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布朗的故事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生活之路和和科研之路从来并非坦途,需要我们坚守本心,不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才能享受香甜的果实。9“平庸”的学生: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年和198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唯一两次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的人)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桑格因为热爱生物学,所以,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生物学方面,这使他的生物学知识远远超出同学。但生物学当时并不是剑桥大学的考核科目,所以,桑格这个特殊的爱好对他的成绩没有什么正面作用,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平庸”。再加上桑格性格内向,在学校里很少引起同学和老师们的注意。桑格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时,甚至连教授的头衔都没有,人才辈出的剑桥大学甚至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桑格并不以为意,他甘于这样的平淡无奇,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他推辞了伴随诺贝尔奖而来的一系列行政职务和任命,更加热情地投身于化学研究之中,最终在22年后,“梅开二度”,再次摘得诺贝尔奖的桂冠。点评:爱迪生曾经说过:热情是能量,没有热情,任何伟大的事情都不能完成。对生物学怀抱的巨大热情,让桑格甘于寂寞,甘于“平庸”,最终取得了不凡的成就。10“于细微处见知著”:凯利·穆利斯(因发明高效复制 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而荣膺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如果你的研究能力一般,那么,改革本领域中大家习以为常的技术,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穆利斯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忠实写照。穆利斯因开发出简易的DNA扩增法而荣膺诺贝尔奖。其实,在他之前几十年,霍拉纳教授就开发出了使DNA扩增的方法,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基本上用的都是霍拉纳的方法,大家对这一方法习以为常,也没人想过去改进。而穆利斯因为业务需要,“于细微处见知著”,潜心研究,提出了更简便的DNA扩增法,扩大了这一方法的用途,并因此荣膺诺贝尔化学奖。点评:朋友们可以多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开动脑筋,改革一下日常所用的技术或者方法,说不定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
素材丨科技强国:这些诺奖得主的冷门素材,你都不知道?
相关推荐
- 足球知识科普手抄报(足球素材网站)
- 万元投资小项目(十大冷门暴利生意)
- 轻资产高利润行业(十大冷门暴利生意)
- s开头的英文名男孩(冷门又高级的男孩英文名)
- 变与不变作文800字高中(变与不变的素材摘抄)
- cos圈名什么意思(冷门且好听的圈名)
- ps素材网站免费(千图网 图库 素材)
- 动画配音怎么做(配音素材)
- 安神的中药有哪些啊(十大安神助眠中成药)
- 过敏性皮肤用什么护肤品好还可以达到美颜效果(抗过敏护肤品十大品牌)
- 大码内衣什么牌子的好(日系蕾丝内衣文胸套装)
- 热熔水管焊接方法技巧(塑料管漏水用什么胶粘最好)
- 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擅长以()为素材进行创作(中国最顶尖的设计公司)
- 动物表演是否应该被禁止(人物动物互动高清视频素材下载)
- 照片背景图片素材大图(背景墙图片2023新款)
- 松茸炖汤佳作要点你都知道吗? 松茸的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