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成长股投资中最重要的那个指标

扫码【韭圈儿工具箱】-直播助手
搜索基金经理名字/行业/产品看直播
我们平常在听基金经理直播时
常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词汇
或是不明觉厉或是似懂非懂
除了常见的估值方法、规模增速、自由现金流
还有天花板、竞争壁垒、商业模式、渗透率、集中度等等
其中在成长股的投资上
有三个要素是最常用的
也是我们听路演看报告时最常见到的逻辑
那就是成长空间、渗透率和集中度
而其中渗透率又是最为关键的指标
这篇文章我们就把它讲透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于和
中信保诚基金经理郑伟的交流
他管理的信诚中小盘也一直用这个指标选股
较为精准地抓住了5G、半导体、新能源
医疗、互联网等行业的布局时机
或许对你未来的投资也有所帮助
01
成长股投资三要素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个企业要做大
取决于蛋糕有多大,以及它能分多少
而成长空间就是指“未来这个蛋糕有多大”
我们常见用数人头、中西对比等方式来测算
比如用中小学生的数量去估算K12教育市场大小
用发达国家某产品保有率来估算中国的市场空间
说白了,你必须短期看不到天花板
要能描绘出一列疾驰而去的时代列车
一个符合逻辑的可期未来
而渗透率则是指“目前这个蛋糕做了多少”
一辆从北京开往深圳的高速列车
你是从廊坊上车,武汉上车,还是东莞上车
所能体验到的时代快感是不同的
很多时候成长股就是赚的就是渗透率的钱
就算市场空间没有那么大
但是渗透率还在很低的阶段
那么未来渗透率提升所带来的的增长也是可观的

以智能手机为例
2009年苹果在北京开了第一家旗舰店
那时候还是诺基亚为王
智能手机渗透率只有2%
即只有2%的人使用的是智能手机
而十年间这个比率从2%提升到95%
在提升的过程中
无数苹果产业链上的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而附着在智能手机上的移动互联网APP
也造就了微信、美团这样的巨头
但是当蛋糕做到足够大、渗透率足够高的时候
我们就很难看到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了
就像上图所示,已经人人用上智能手机了
这时候市场从蓝海变成红海、增量变成存量
就要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能否提升
龙头公司的优势就会显露无疑
大鱼吃小鱼,马太效应
如果集中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那么这些企业的成长还可以持续一阵子
说白了就是能否“抢占别人的蛋糕”
两个典型的案例
一是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改革的这几年
核心资产龙头企业的超额收益十分明显
二是疫情期间,全球科技巨头市值再次上涨
标普500前五巨头的市值=后360家公司市值
而去年这个数字是250家左右

02
重中之重渗透率
渗透率快速上升的时光
是投资者最幸福的时光
这个阶段往往业绩和估值双提升
也就是传说中的“戴维斯双击”
根据郑伟的方法论
他把不同渗透率的行业分成了四个阶段
阶段一:导入期
渗透率10%以内
正面临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例如新能源汽车
19年我国汽车销量2576.9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
渗透率为4.7%,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期
类似的还有半导体行业
我国每年装备需求100-200亿美元以上
国内企业目前只能做几十亿美元
这个“国产化率”也可以理解为渗透率
阶段二:快速成长期
渗透率10-50%的过程
正处在行业快速增长期
例如云计算行业
企业上云、线上办公对传统IT的改造
光伏行业对传统能源的替代
当前都处在这个阶段
阶段三:成熟期
渗透率50%以上
行业增长逐步趋缓
例如16-17年的智能手机、LED等等
已经很难预期未来再有大的发展
这时候再去投资就要非常谨慎
如果我们再加一个阶段
就是衰退期
那么渗透率的变化过程就和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相似
对应股价的起落变化如下如所示
所以对于成长股的基金经理而言
核心是要寻找导入期和成长期的行业
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行业尽量规避
有一种可能是产品创新为发展带来二次机会
比如智能手机渗透率已经很高了
但是5G的发展能够带来全面的换机潮
摄像头从2个变成5个能给光学行业带来机会
从这角度看,渗透率又是一轮从小到大的过程
从下图看,近年来手机总销量已经负增长

但是5G手机的销售渗透率占比正在快速增长
(忽略2月份的疫情扰动)

在郑伟的投资逻辑中
成长股的超额收益主要有两个方面:
1)从中长期看,行业处于渗透率前中期
2)从短期看,要把握好这个行业的拐点
国内的公募基金在投资中
短期、中期、长期都要去考虑
长期看行业空间
精选行业渗透率在10%以内的行业
中期把握行业渗透率在10%- 50%的行业
短期把握行业拐点
重仓布局拐点向上,景气度提升的行业
03
关于几个重要问题的观点
另外对于读者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
郑伟也有自己的观点
对大家可能有所帮助
一、从大行业中挖掘细分机会
很多行业看上去,渗透率已经很高
逐渐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
但是在很多细分领域
还有不少渗透率提升的机会
例如手机行业,摄像头和指纹识别的需求
就是全新的细分板块的机会
传统消费的增长趋于稳定
但是直播带货这种新形式的增速
就可能特别快
二、存量经济带来的新常态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
银行、地产、汽车、机械趋势性机会大
他们的业绩弹性和经济高度相关
当下看似低估值
但想获取超额收益变得很难
当经济进去存量转型
大家就只能寻找确定性高的结构性机会
所以核心资产在涨
科技医药消费在涨
越稀缺就越贵
这恐怕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新常态
三、机构话语权带来的估值体系变化
这几年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在加大
尤其是海外投资者的影响在扩大
大家发现,原来对不同的公司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估值体系
既有看5-10年超长期估值的
也有不看利润只看收入和现金流的
还有连收入都不看只看用户数量的
这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投资难度在加大
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也必须不断学习新东西
四、不投资靠天吃饭的行业
郑伟当过机械、汽车、环保等行业的分析师
这些偏周期的行业
有可能一年赚几十亿的利润
有时候一年就基本上不赚钱
在做投资时就尽量避免买这种行业
因为长期它不创造超额收益
我们很难赚到企业长期增长的钱
而只能去赚择时搏杀的钱
这不是可以持续的投资方法
反过来讲,重点还是关注创造价值的成长股
五、依旧看好科技
郑伟依旧看好5G 的大周期之下的TMT
通信:5G 高投入周期中需求确定
半导体:国产替代的确定性很强
计算机:云计算行业空间巨大
传媒,5G流量新时代,游戏等场景受益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特斯拉产业链发力
最后,我们在分享给大家一张关于渗透率的图
这是美国家庭拥有汽车的占比变化过程
这条“S”曲线是不是和
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曲线很类似
上世纪初的故事现如今仍在重复
未来依然如此
重要的是找到快速成长期的那些金子
如果你认同郑伟的投资方法论
可以关注中信保诚成长动力混合型基金
聚焦新基建、新消费、大健康
8月24日起,代销渠道发行,代码009913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推荐
-End-
欢迎来看我的视频号
苹果手机应该可以直接扫码
安卓碰运气~

版权声明